“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提到蜀国虎将张飞,我们便会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外貌描写。张飞的长相不可谓不鲜明。但是,这张极富特色的脸似乎并非张飞专有,《水浒传》中的李逵和《说岳全传》中的牛皋的长相也是如此。
在新版的电视剧中,他们甚至由同一个演员扮演。不只是长相,各文学作品中的“莽汉们”性格与行为也是相当雷同:高嗓门,大眼睛,脾气暴躁,正义感极强,喜欢暴打反派角色,偶尔机智,是大哥忠实的打手与跟班。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为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将一些角色“脸谱化”,将他们的一些特征放大、固定,从而吸引读者。也就是说,我们所熟知的“猛张飞”的形象其实是后世文学的产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形象又是怎样一步步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子?
二.《三国志》中的“为世虎臣”,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生于东汉末年的张飞是三国蜀汉的一员猛将,为汉昭烈帝刘备四处征战,立下汉马功劳,被《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为“万人敌”。作为一部正史,《三国志》更侧重于对于客观事件的描写而少有对人物性格的直接展示。但是,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事件来还原真实的人物形象。
事件一:长坂据桥。“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拒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以二十骑抵挡曹操大军以保护先主,可谓忠诚而勇猛。同时,我们发现张飞其实是先断桥后呐喊,敌人才不敢接近的。可见其不仅勇敢,而且理智,在迷惑敌人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了后路。
事件二:义释严颜。《三国志》记载:“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飞壮而释之。”张飞因敬重严颜的气节而将其释放,此举可谓英雄相惜,足显其“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性格。
事件三:先主规劝。先主曾劝张飞说:“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挞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由此可见,张飞的确性格暴虐,后世小说对他的描写并非完全是后世空穴来风。从整体上看,《三国志》所记载的张飞是一个有勇有谋,深明大义的将军。同时,他也存在着暴虐残忍的性格缺陷。但我们唯独没有发现后世小说中张飞鲁莽暴躁的性格。
三、《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张飞的文学化
《三国志平话》是成书于元朝的讲史话本,作者不详。《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造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深受《三国志平话》影响。在这两部小说中,张飞的形象被明显的文学化。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小说的文学体裁使得作品可以包含更多人物性格描写与对话,张飞的形象因此更加丰富。比如《三国演义》义释严颜一回,对张飞的语言与动作描写就十分详细。
张飞看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便“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对严颜赔罪道“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比于《三国志》,此文段中的张飞前后转变更加明显,在情绪上转怒为喜,对严颜的态度也由大声呵斥转变为毕恭毕敬,以礼相待。解,伏,衣,拜等一系列动作更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知礼节,明大义的张飞,凸显出其“粗中有细”的人物形象。
再次,形象更加夸张化,符合作为故事传播的要求。在《三国志平话》拒水断桥一回中,张飞主动请缨断后,面对三十万大军谈笑自若,一声咆哮如雷贯耳,不仅吓退了曹军,还直接导致“桥梁皆断”。在此情节中,张飞的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明显违背了现实,却极具观赏性。这一夸张的形象使得张飞的故事得以广泛传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进而直接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除此之外,张飞的性格被赋予了反抗性的时代特征。这两本书分别成书于元代和元末明初。前者所处的时代中,人民忍受着蒙古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后者则直接处于反抗的浪潮中。因此当时的人们需要这么一个具有反抗性的人物来支撑自己。因此,嫉恶如仇,不惧权贵的张飞形象应运而生。《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怒鞭督邮,大胆地反抗社会上的黑恶势力,对统治阶层大胆反抗,大大激励了当时受到压迫的人民。这一文学形象是社会心理的具体体现。
四、擅长书画的美男子?这是后世的杜撰。
据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记载,张飞不但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并且有《张飞立马铭》与《真多山游记》传世。更有甚者以张飞女儿为后主皇后为依据,来证明张飞是一个美男子。如此看来,我们印象中的黑大汉其实是一个长于书画的美男子?不,其实这只是后人刻意的杜撰而已。
首先,张飞的诸多作品在后世的书画选集中均未收录,这显然与明人的说法不符。并且其作品已经被证实为明朝的伪作,也就是说,张飞儒雅化不过是明人刻意为之而已。其次,因为女儿美丽就说明张飞是一个美男子,这未免太过牵强。如果这么说,褒姒,西施,杨玉环的父亲岂不是绝世美男了?后代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的。所以,不能判断张飞是一个擅长书画的美男子,历史人物的真实的形象可以进行考证,但不能被伪造。凡是伪造,必有痕迹,终将会被拆穿。
五.被当代青年玩坏的“反差萌”表情包
近几年,张飞的表情包在年轻人中间火了起来。表情包中的张飞仍然以外表粗犷的黑大汉出现,却被配以“哥哥冲鸭”“嘤嘤嘤”等可爱的台词,从而达到一种“反差萌”的特殊效果,在年轻人中大受欢迎。其实,张飞的这种形象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不纯粹来自年轻人的创意。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便为张飞塑造了一种直率,莽撞,却又忠心耿耿的小弟形象。当二哥关羽斩杀华雄后,他便兴奋地喊出“活捉董卓”的口号;他一马当先迎战吕布,同时又不忘给对手起上一个“三姓家奴”的外号;因为自己喝酒误事而丢了城池,他羞愧难当,即要拔剑自刎……
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张飞的这种形象更是被放大化。剧中的张飞总是冒出一些直白的吐槽,例如在《新三国》中袁绍大军败阵而归时,他便当面叫道:“我的天啊,你这个仗是怎么打的?这么多人就算把头伸出来让人砍也不至于败得这么快啊”。这使得他直率、“可爱”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张飞的形象在当代社会被重新诠释,被赋予了时代的文化特色,也被给予了新的文化生命。由此,我们明白了文化应该是常改常新的。只有如此,这些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社会心理,才能走向更远的未来。就像元明时期出现的通俗演义小说一样,这些表情包也是对三国文化的一种发展。
文史君说:
张飞,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一个极具时代特色人物。他的形象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历史上智勇兼备猛将,到极具反抗个性的时代缩影,再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反差萌表情包,张飞的形象总能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符号。但是,无论其文学与社会形象如何变化,最真实的历史面貌永远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个人物的历史形象与文学形象所混淆。
参考文献::
1.陈曦《张飞形象演化考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
2.罗贯中《三国通俗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无名氏《三国志平话》,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
4.李永《〈三国演义〉张飞形象流变史》,渤海大学学报2017年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