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文物
三星堆遗址的开发,揭开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根据出土文物可知古蜀国有虔诚的太阳神崇拜和神秘的巫文化。根据传世文献,也可以大致勾勒出蜀国的发展历程,蜀国古史上的君主们来自不同的族裔,直到开明王朝创建后,古蜀国才成为世袭制王国,而开明王朝最终因无法应对北部强敌秦国而亡国。
一、三星堆遗址与古蜀文化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市场上流传着一种被称作“广汉玉器”的新出土古董,古玩界都想追寻其来源,考古队便展开行动,但因为当地土匪横行,考古工作开展10天左右便草草收场,但考古队还是收获了玉器600余件。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开展工作,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由是重见天日。
根据年代判定,这些遗址应当是古蜀国的遗址。这一下便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了诗仙李白《蜀道难》中的那句诗上:“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这个蚕丛和鱼凫,据史籍记载都是蜀国历史上统治达百年的君主。但神秘的古蜀国,史籍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一些学者甚至怀疑这些记载的可靠性。幸运的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正可与古蜀国遥相呼应。
古蜀国的第一任君主据说叫蚕丛。《华阳国志》记载: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而三星堆遗址2号坑中出土了纵目人面具。专家根据该形状推测,纵目的身体特征应当是眼睛向外凸出,即今天医学所指的甲亢症。但古人无法认知这种疾病,就将其视作一种“圣人异象”。
纵目人面具
蜀国的第三任君主是鱼凫,凫指的是一种水鸟。而三星堆1号坑出土了一根长143厘米的金杖,金杖一端刻有戴冠人像,以及扛着箭的鸟,箭的末端刺有一条鱼。捕鱼的水鸟应当就是鱼凫的化身。
三星堆金杖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当是一些形态奇异的青铜器,尤其是人面像和通天神树。这些人面像的特征一般都是大粗眉、扩口抿嘴以及大长耳。学者认为这些应该不是真人的面容,而是用来祭祀的面具,与蜀国的信仰息息相关。这说明蜀国的巫文化气息很重。
三星堆青铜人像
通天神树高396厘米,树干上盘踞着一条巨龙,树枝上则有9只金乌。据《山海经》记载: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明确说明这些乌鸦是太阳的象征,我们熟悉的后羿射日故事中的金乌便是太阳的象征。通天神树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树,这指示我们古蜀国十分看重太阳神信仰。
通天神树
二、古蜀的传说时代
三星堆向我们展示了古蜀文化的神秘莫测,但要论及古蜀历史,我们还得依靠典籍进行勾勒。蜀国的第一任君主为蚕丛是确认无疑的,而蜀的得名也与蚕相关。《说文解字》说:
“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
”因此有学者推测“蜀”和“蚕”联系密切,这可能跟蜀地很早就从事养蚕活动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以上说法只是中原士人的理解。他们根据三星堆出土的蟾蜍形象,认为蚕丛实际为蟾从,只是由于中原对蜀地比较陌生,便将蟾从误读为蚕丛。因为在三星堆遗址中,蟾蜍形象在各种动物形象中是最多的。
蚕丛雕像
学者认为蚕丛时期是古蜀的初创时期,应当是蜀地刚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大致范围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到夏文化早期之间。他们是四川地区最早的土著,蚕丛时,蜀国活动的范围可能只有岷江上游的山区,今天当地仍有蚕崖关、蚕崖石。
蜀国的第二任君主是柏灌,第三任为鱼凫。《蜀王本纪》记载:
“蜀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名,后者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
此时大致当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只是到鱼凫时,蜀部落已经迁徙到了成都平原。有一种观点认为三星堆遗址就是鱼凫时代确立的蜀都城。
大约到了蜀王杜宇之时,蜀国由部落联盟转变为早期国家,其在位时期大致对应西周时期。杜宇时,蜀国已经扩大到占据了四川盆地。杜宇又称“望帝”,《蜀王本纪》等记载,杜宇
“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虽然都是蜀王,但学者认为杜宇是征服者,不是蜀国土著,而是不知来源的其他民族。
影视剧中的杜宇
《华阳国志》记载杜宇
“教民务农”
,说明蜀国此时已经进入农业社会。李商隐有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据传说,杜宇晚年将王位让给治水有功的开明帝而归隐,但他一直心系百姓,所以魂魄化为杜鹃,每到二月出来鸣叫,直至啼血。
杜宇传说的背后,也显示着望帝禅让于开明帝很有可能是被逼无奈。第一任开明帝又称“从帝”“鳖灵”,他是率部自楚地进入蜀地投奔望帝的。《蜀王本纪》记载:
“鳖灵治水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
鳖灵因治水有功而即位。就是这位开明帝开创了绵延数代的开明王朝。
鳖灵拓峡
三、开明王朝与古蜀灭亡
开明王朝时将国都迁到了今成都,使当地至今都是蜀地中心。开明王朝治下的蜀国达到极盛。开明王朝第二任君主卢帝时,正处于春秋早期。卢帝向北攻打秦国,占据今陕西凤翔一带。到了开明王朝保子帝时,“
雄张僚僰”
,其势力向南到达南中地区,即川西、云南东北、贵州西北一带。但与秦的接壤,使蜀国开启了历史的新时期,那就是与秦国交锋期。春秋时期,秦、蜀两国基本处于时战时和的局面,但蜀国逐渐处于劣势,因为《史记》中记载了蜀国曾在春秋晚期派人贿赂秦国。
春秋时期版图
到了战国初期,秦国逐渐强大,蜀国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但其君主却毫无察觉。秦惠王时,蜀国内部的矛盾直接给了秦伐蜀的机会。当时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封地在汉中。但是苴侯却与蜀国东部的敌国巴国交好,于是蜀王大怒,出兵伐苴。苴侯逃到巴国,同时向秦求救。秦国正好找到借口伐蜀。当时群臣认为秦国应当先伐韩国,但是司马错指出,如果占据蜀地,将来顺游而下,灭楚国就十分容易了,于是秦惠王命司马错伐蜀,灭蜀之后顺道灭巴国。
秦惠王
司马错灭蜀之后,在当地设置郡县,同时贬蜀王后代为蜀侯,实行双重管辖,以缓解蜀地民族的反秦情绪。秦惠文王时期,蜀国国相陈壮杀了蜀侯,后又因恐惧主动投降。秦国便派其宗室公子恽为蜀侯。但在秦昭襄王时,公子恽遭到陷害,于是秦转封公子绾为蜀侯。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秦国怀疑蜀侯谋反,遂废蜀侯,保留了单一的郡县制,以张若为蜀守。张若之后,李冰为蜀守,并营造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蜀地成为了真正的天府之国。
《大秦帝国》李冰(左)
文史君说
古代中原人士对古蜀地的认识,莫过于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蜀道难》,朦胧的古代历史,险阻难越的高山,为远古的蜀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们今天通过出土的文物和传世文献的勾勒,大致可以窥见古蜀国的面貌。最早的蜀人创造了灿烂的三星堆文明,但同后世一样,四川地区不断有外来人口迁入,因此古蜀国的王族先后有本地土著和南部民族、楚人、秦人。也许正是这种兼容并包和海纳百川的历史性格,才缔造了丰富多彩的蜀地文化。
参考文献
[晋]常遽注,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刘道军:《论巴蜀文字与古蜀王》,四川社会科学院研究生,2007年。
汪启明、于潇怡:《中上古蜀人的来源、结构与层次》,《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