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国被司马氏父子统一,为何却被世人唾弃?原因在这里

三国被司马氏父子统一,为何却被世人唾弃?原因在这里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三国演义》开始就给人们以告诉: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确是这样,古往今来,你统一了,他分裂了,他有统一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朝代在更替,历史在前进。三国时期,可谓是洪流滚滚,豪杰并出。绝世枭雄就好几位,旷世奇才也数不胜数!所谓江山自有风流在,各领风骚数百年!混乱的三国,终于分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而后呢,随着三国的三位雄主死去,三国也走到了尽头。最后被司马父子窃取。也就是说,司马氏统一了三国。按理说,统一者,对于国家来说贡献非常大的,会得到人们的頌赞的。可司马氏父子不但不被人称颂,反而被人唾骂!甚至是口诛笔伐,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说司马懿。大家在电视上都看到了司马懿这个人物,说才华横溢也不为过。他坚持三十年忍隐,更能体现出他老奸巨猾。在司马懿这里,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是不讲诚信的。他用自己的忍隐,让曹操的后人曹爽没有了防备,放松了警惕!曹操临终时候就跟曹丕有嘱咐,要防备司马懿曹丕在临终时候也暗示了儿子,要设防司马懿。可是,防不胜防啊!实际,这无可厚非,政治吗,就是你争我斗,用点心思都是可以的。可接下来司马懿作出的事儿就不地道了。

曹操曾孙曹芳的时候,司马懿装病不理朝政。可有心腹在宫里送消息。这天,他听说曹爽去拜谒高平陵之时,大队人马刚走不久,卧病在床的司马懿一下精神了,急忙带人进宫,发动了著名的政变,窃取了曹魏政权。到了这里,我们还是给以理解,因为司马懿之前受尽了委屈,被权臣曹爽排挤的没有话语权,夺权在手也是无奈之举。可他接下来是事情更让人不齿了。

虽然司马懿在京城发动政变,可这个时候的并没有完全控制全局。此时的曹爽完全可以在外围号召臣子进城擒贼。于是,司马懿非常紧张!这时候,司马懿采用了诈术让盟友去劝降,还说不会为难曹爽,保证他的安全和位置,自己想得大都督的权力,还跟曹爽发毒誓。曹爽轻信了他,回来了,可司马懿翻脸了,不但对曹爽翻脸,也对盟友翻脸,抓了曹爽,还治罪了那个劝说曹爽的人。看看吧,这招有多损,都说兵不厌诈,可这是什么诈,都发毒誓了,太损了。要不他的子孙都不得善终,因为他发过毒誓的!

司马懿的为人,绝不仅仅在这里。他还心狠手辣,对人不择手段。从古到今,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特别是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教化。虽然战争和政治博弈有牺牲,有流血,但绝不会让人断子绝孙。像以凶残著称的董卓都不这么干,曹操也不这么做。他们都不牵连无辜,不伤害政敌以外的别人。可司马懿就不让,他不但害人之亲,绝人之嗣,大有踹寡妇吗,挖绝户坟的风采。说的最严重的的就是,他竟然把曹爽的三族杀的一个不剩,对曹家的族亲斩尽杀绝,不留活口,这为人们所不齿。

相对说,曹操也好,曹丕也好,对司马懿虽有防范,但待他不薄!可没想到他会这么对曹家,真是不该呀!不但对曹家,对曹家的亲属和政敌,都这么心狠手辣,狠毒异常。

还有,司马懿还妒忌成性,他发动政变后,为了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竟然大肆捕杀名士,特别是有话语权的名流,都逃不过他的魔掌。大有赵高指鹿为马的嫌疑,听到有人不满,说了些不当的话。这回好吗,就被称为肃清的对象,而且还涉及名士的家人,亲戚。于是,士族和名士纷纷逃离,或者销声匿迹地当一个草民,这样使得魏晋时期的人才凋零,也使后期更加荒芜。

特别是民间有个谶言,“牛继马后”,就是说司马家的江山要被牛姓人所代替,司马懿知道这个后,大肆捕杀牛姓人员。军中大将有姓牛的,一律处死,有和牛沾边的,降职发配。朝中有牛姓的,也被莫名治罪。这一句谶语,弄的朝野鸡犬不宁,这就是司马懿的所为。他自己大逆不道,还怨别人说,哪有这样的人,无怪乎两晋的后果都悲惨,当长辈的这样,你说能好吗!

司马懿死后,他的后人又掌握了朝中的大权。于是出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就是说司马昭想夺权,虽然司马昭没有篡位,可他飞扬跋扈的样子已经是帝王了。更可恶的是,他竟然公开弑君,就是当众人面把皇帝杀了。这像话吗?古往今来,想害死无能的君王,也要偷偷摸摸地进行,这么公然弑君,可谓真的大逆不道。甘露五年(景元元年,260年)曹髦司马昭欺负的不能再忍了,做为君王,一点权力都没有。于是,亲自带兵去讨伐司马昭,可不想在相府,司马昭指使手下把曹髦给斩杀了。

司马昭没夺曹魏政权,可司马炎却把曹魏给推翻了。虽然把全国统一,可他们父子一直被世人唾弃。也正是因为司马懿司马昭等人坏事做绝。虽然得了天下,可后期终于被牛姓的人给闹个天翻地覆,司马衷之后便出现了八王作乱,天下乱成一锅粥,司马家的人没有一个得好下场。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