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曹操为何除掉毛玠,从中又能看出曹操和世族集团有着怎样的关系?

曹操为何除掉毛玠,从中又能看出曹操和世族集团有着怎样的关系?

来源:历史知识网

建安二十一年,洛阳一座大户府邸内,上百口人齐聚一堂。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哭哭啼啼,有的忙里忙外,端茶送水。正堂内,一位老者躺在榻上,须发斑白,面颊瘦削,脸色惨淡,嘴唇龟裂。老者身旁坐着的,是他几位子女,和两位故友。

不一会儿,老者微弱的声音像是在呓语:“桓阶,我是冤枉的。”他身旁坐着的一位故友中,有一位叫桓阶桓阶道:“老朋友,我们知道你是冤枉的,别说了,你好好养身子,等身自养好了,我们还要一起钓鱼呢。”老者听罢,眼角挤出泪,说:“我恐怕是不行了,往后只有你们自己去钓了。”身旁几位亲人,又啜泣起来。

这位老者,名叫毛玠毛玠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三国演义》。演义中,毛玠是在曹操南征刘表时登场的。曹操到荆州后,先是令蔡瑁张允提练水师,后来曹操中了周瑜借刀杀人之计,一失误,除掉了蔡瑁张允,就让于禁毛玠接手了水军。所以,毛玠是以一位水师副都督的形象,进入人心的。

但历史上的毛玠,远非如此。他年轻时做普通办事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追随曹操后,他建议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一生为曹操霸业所成,贡献巨大。毛玠不是一位腐乳书生,他是一个地地道道有权谋的文臣(类似蒯良)。劝曹操挟天子这事上,毛玠的见识不亚荀彧程昱,但相比二位对后世的影响,毛玠就差了不少。

┃玠语太祖曰:宜奋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任司空后,毛玠的主要任务,是和崔琰等人负责选举。当时凡经毛玠举荐的人,曹操都敢直接用。曹操毛玠选人用人的态度明确:”(毛玠)用人能到这种程度,我还有什么事好做呢!”曹操就是这样信任他。

┃太祖叹曰:用人如此,吾复何为哉!

毛玠的命运,却伴随他一位老友的离去,陡然直下。建安二十一年,毛玠的老友崔琰曹操赐死后,毛玠也在不久后被诬陷下狱。

毛玠被诬陷的理由非常莫须有,诬陷之人说他言语中透露了对曹操的不满。毛玠下狱后,曹操命大理寺钟繇毛玠毛玠在狱中为自己的清白辩驳,最后说:“我根本没有说过叛逆的话。如果我说谎,那么我会把(曹公)对我的判决(处死),当作对我的赏赐。谨以此作为我最后的回答。”最终,以审理断案著名的钟繇,找不到毛玠定案的证据,并向曹操叙述了毛玠在狱中的陈词,曹操听后立即放了他。但毛玠被释后,没多久就死于家中。东汉又一位忠臣,就这样走了,文章开篇那一幕,就发生在这时候。

崔琰既死,毛玠不悦。太祖大怒,收玠付狱。玠曰:若臣以曲闻,赐剑之来,比之重赏之惠。谨以状对。……玠遂免黜,卒于家。

曹操自创业以来,毛玠贡献很多。为何到了曹操老年,他仅凭一面之辞,就要置毛玠死地?

曹操毛玠有根本矛盾

毛玠这个人,说到底是汉室忠臣,不是曹魏忠臣。曹操要除他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在大方向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毛玠是陈留人,陈留这个地方,世家大族许多。史料虽没明确指出毛玠出身世族,但从毛玠是在曹操占据兖州后辅佐曹操,以及当时荀彧曹操举荐毛玠这事,就能看出荀彧毛玠的关系。荀彧当年向曹操举荐的贤才们,如钟繇陈群荀攸等人,都是名门世族成员,除了荀攸不是颍川人,其它都是颍川人,而且尤以陈留人为主。毛玠,恰恰是陈留人,合理推测,毛玠在当时,也是陈留郡的世族成员之一。

既然毛玠是世族成员,那他和曹操的关系就很容易梳理了。曹操拿下兖州和豫州后,当地世族成员对曹操的态度,分三个阶段。

怀疑阶段。曹操刚入驻兖州和豫州时,当地世族虽闻曹操之名,但没和他深交。这一阶段,有些胆大的世族主动结交了曹操,比如陈宫荀彧,但更多的世族,则持观望态度。这一阶段维持了许多年,历经坎坷,比如陈宫张邈举州背叛曹操,就是这期间发生的。

合作阶段。曹操经过多年征伐,逐渐树立了威名,兖州和豫州的世族集团,也慢慢信任和接纳了他。这一阶段,以荀彧向他大力举荐当地贤才为始,以他荡平北方为止。这一阶段中,曹操和世族团结一致。他们南征北战,先扫平中原,又击败袁绍,再平定西凉和汉中。这是他们的蜜月期。

分裂阶段。曹操彻底统一北方后,迎来了他和北方世族集团(尤其是老一辈的兖豫世族集团)的决裂。决裂的原因很简单:曹操打下了半壁江山,天下逐渐稳固了,自己年龄大了,太子也该继位了,是改朝换代,还是为东汉续命?这个尖锐的矛盾,是曹操和这批心向汉室的老臣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毛玠,正是这批老臣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以,曹操毛玠,实为不得已。他总有去世的一天,他的儿子总有接班的一天,曹操死后,曹丕如何自处,又如何对抗这些心系汉室的老臣,是绕不过的事。所幸,曹操就在有生之年,为后人摆平这件事了。

毛玠干涉过曹操立储

除了根本原因,曹操要除毛玠,还因为毛玠当年干涉过曹操立储之事。曹魏储位之争,早在曹操建安元年被册封司空就悄悄展开了。到二十多年后的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为魏太子而止。这二十二年,曹操几位儿子是如何为争太子位而明争暗斗,看过军师联盟的都知道。当时每位太子身后,都有一个势力集团,例如,司马懿最初是支持曹植的,后来曹丕通过各种手段让司马懿支持了自己。像毛玠钟繇陈群崔琰这些人,必然和立储之争脱不开干系。当时能不牵涉进去的,要么就是地位太高,不需要,比如荀彧;要么就是太过聪明,能撇清,比如贾诩荀攸

毛玠却主动送上了门。当时太子之位还没确定,曹植曹操喜爱,毛玠曾秘密劝曹操:“袁绍因为不分嫡庶,导致家国败亡。废立太子是大事,我不愿听到有关废立的事。”如果曹操当时已立太子,又要废除,则毛玠说这些,就是合情合理的,说明他真真心系曹家血脉,但当时魏国尚未立太子,毛玠就表明了他的态度,这就是明明白白支持曹丕了。

毛玠陷入曹操立储之争,实在不聪明。也可能他当时有难言之隐,被迫无奈。但无论如何,他趟上了这滩浑水,让曹操的意识中有了这个念头,就再也别想抽身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