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蜀汉原本应该有第六位虎将,结果被刘备错过了,转而为曹操效力

蜀汉原本应该有第六位虎将,结果被刘备错过了,转而为曹操效力

来源:历史知识网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十个字是形容后期蜀国的。但刘备手下的尖端人才,其实一直很贫乏。关张马黄赵五位,被小说和演义抬上了天,但除关羽张飞外,其它三位在历史上的表现和评价,真的算不上第一流。马超,作战勇猛,能在被箭射中后直接拔掉,就地包扎,继续战斗;黄忠,号称“勇毅冠三军”;赵云,有汉中之战先登冲阵的表现。但这样的表现在曹营中,实在太多了。五子将里,于禁乐进是踩着

先登死士

的名号拼下来的,黄忠赵云经历的那些刀光剑影,于禁乐进几乎每战都能遇见。张辽八百破十万,徐晃郾城破关公,都没比马超们轻松多少。甚至李典这样的儒将,都有夜袭袁绍粮草时“先登死战”的表现。

刘备能收人心,这在当时无人能比,但当时的顶级人才却很少选择刘备。或许刘备一生的运气,只够遇见诸葛亮关羽张飞庞统,所以,他在河北错过了牵招,在徐州错过了太史慈。但更可惜的还不是这二位:刘备错过了本该属于蜀汉的

第六位虎将,

第二位孔明

田豫

田豫名气并不大,就像臧洪一样——三国最烈的忠义之士,却鲜为人知——原因简单:因为《三国演义》里着墨太少了。除个人勇武

可能

稍逊马超黄忠赵云外,在将才帅才等方面,田豫都在三位之上。更重要的是,田豫最大的心愿就是追随刘备,但二位却阴差阳错,永远错过了。

要看田豫有多猛,只需一战即可。田豫曾率军和北方匈奴作战。由于敌众势大,田豫镇守的城池被敌军死死围住,总共十层。田豫声东击西,故意大开南门,待敌军犹豫不决时,却亲自率军从北门杀出,

突入万军之中,先登而战,冲破敌军阵势,杀得敌人落荒而逃,接着又率军狠追敌军二十多里

胡人众多,追田豫到马城,围之十重。田豫佯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瞩目往赴之。田豫自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出虏不意,身入万军之中,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

这种率军冲入万军之中,主动进攻数量远超自己敌军的表现,在魏国的张辽曹仁那里出现过,在吴国的太史慈那里出现过。而在蜀国里,张飞马超黄忠都没有这样的表现。关羽万军斩颜良,孤独求败,不提,赵云汉中救黄忠,也算一个,但这种蛮荒怪物级的表现,本身就极罕见。

然而田豫还有更猛的表现。

田豫征讨乌丸王时,曾单骑率领一百人,进入乌丸王大营,当着整个乌丸显赫人物的面,要直接斩掉乌丸王,从此吓破了胡人的胆。而他的身后,可没有当年张辽单人单马说降昌豨时那样强大的靠山。

乌丸王骨进,骜不驯,田豫因出塞案行,单将麾下百余骑入乌丸王部。乌丸王主动拜见田豫田豫遂使人斩乌丸王。乌丸王麾下皆不敢动,

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

还有人怀疑田豫的胆量不及蜀汉五虎将么?

田豫最初效命公孙瓒时,公孙瓒“知田豫

权谋

而不能用”。汉末三国被评价为“有权谋”者,君主里有曹操孙坚,臣子里有贾诩,以及蒯良蒯越兄弟。把“权谋”二字放在田豫身上,就不简单了。然而,就是这么杰出的人才,却非常可惜的和刘备擦肩而过了。田豫刘备年龄小,刘备早年起兵时,曾投靠过公孙瓒,并见过田豫田豫那时还年少,可田豫刘备一见如故,他铁了心要追随刘备

刘备之奔公孙瓒也。田豫时年少,

自托于刘备

刘备甚奇之。刘备后为豫州刺史,田豫以母老求归,刘备涕泣与田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忠孝不两全,田豫因孝心而离开刘备,无可厚非,但在那个年代,这一别就是一辈子。以田豫的能力,位列蜀汉开国虎将自然不在话下。田豫又有独当一面的帅才,而这是蜀汉最缺的:蜀汉之中,

能独当一面的,只有诸葛亮

刘备不行,关羽事后证明也不合格,至于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就更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田豫能和刘备共济大业,刘备绝不至于只让关羽一人守荆州,而荆州如果不失,蜀汉大业成矣。

徐庶

刘备错过的另一位奇才,就是徐庶,而且错过的理由,竟然也是

母亲

徐庶素与诸葛亮等人关系密切,《魏略》载:“初平中,中州兵起,徐庶乃与石韬南客荆州,

又与诸葛亮特相善

”,《胡世氏说》载:“庶之才,

唯伏龙之下也

。”伏龙就是卧龙,徐庶之才仅次诸葛亮,这是什么概念,不难知道。

刘备在荆州时,徐庶辅佐刘备刘备待之甚厚。后来曹操扫平北方,准备南下吞并荆襄时,“亲率精骑五千,日行三百余里”,在长坂追上了刘备徐庶刘备在前逃命,徐庶母亲却被曹军俘获,因此,徐庶方寸大乱,遂与刘备话别。

先主在樊闻之(曹操南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

徐庶

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

”遂诣曹公。

这段史实,《三国演义》还是基本符合历史的。不过,历史上并没有徐庶刘备保证“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的事。当然,曹魏也的确没有重用徐庶。后来诸葛亮北伐时,还打听到了徐庶的消息,“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徐元直(叙述)、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诸葛亮竟然因为曹魏不重用徐庶而打抱不平!

徐庶之才,和庞统在一个层面。如果刘备没有错失徐庶,也不至于在失去庞统后方寸大乱,诸葛亮也就很可能不必从荆州入川,

从而可以保全荆州

。说到这里,会发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

蜀国能独挡一面的人实在凤毛麟角

。以前的文章说过,刘备的江山,完全是靠诸葛亮打下来的。刘备入川时,让诸葛亮关羽留守荆州,是完全正确的。可刘备一失去庞统,就立刻成了无头苍蝇,必须让诸葛亮入川才行。

相比刘备曹操孙权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有人在。曹魏之中,文有荀攸郭嘉贾诩,武有曹仁张辽夏侯渊曹仁一直是魏国的南方门神,张辽一直是魏国的东南门神,夏侯渊死前,一直是魏国的西方门神。即使后来人才凋敝,也还能出现司马懿张郃这样的大帅才。东吴方面,周瑜鲁肃吕蒙,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刘备错失了一位大帅才田豫,又错失了一位大谋主徐庶,原本就人才凋敝的蜀国,更无人可用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