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风起陇西》:白帝是陈恭,一直利用谷正传递情报的赤帝又是谁?

《风起陇西》:白帝是陈恭,一直利用谷正传递情报的赤帝又是谁?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中,潜伏在曹魏的蜀汉间谍陈恭的代号是“白帝”,司闻曹派出去曹魏调查街亭情报调包案的荀诩,在跟吉利车马行掌柜谷正接头时自称代号“黑帝”,除此之外,通过谷正之口,我们可以知道,还有一个代号“赤帝”的间谍存在,他是谁呢?

在剧中,荀诩从陈恭处得知了白帝的情报输送途径。原来,白帝窃取曹魏机密情报后,为了不暴露身份,就转交给隐蔽在都督行辕西南角树林里的心腹,心腹再将情报交给吉利车马行掌柜谷正,通过谷正运往蜀国。

为了验证陈恭说法是否属实,荀诩设法跟谷正取得联系,伪称“黑帝”约好见面时间地点。谷正虽然是一线情报人员,业务素质却比较高,他第一时间发现荀诩穿帮之处。荀诩只得亮明身份,此番前来就是要调查“白帝”当初传递街亭情报事情。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谷正以为被司闻曹冯膺构陷,不惜自杀明志。

不过,谷正死之前,透露除了“白帝”,蜀汉间谍“赤帝”也一直利用谷正的交通线传递情报,但是谷正一死,再无人能做证,街亭情报案的过失,只能由陈恭背。

当荀诩把“赤帝”的情况告诉陈恭之后,陈恭表示,冯膺告诉他,谷正是白帝专属交通线,是一对一关系,不可能再给其他卧底传递情报。

“烛龙”还没查明,突然又冒出一个“赤帝”,他又会是谁?按照陈恭的分析,潜伏在曹魏的只有他一个人,而荀诩也表示他从未在司闻曹听说过“赤帝”这个代号。

不过,我觉得站在蜀汉立场来看,派驻曹魏的间谍不可能只陈恭一个人,肯定是还有其他人。同样的,这些卧底的保密等级较高,荀诩的权限有限,没听说过“赤帝”也很正常。

从剧情来分析的话,我觉得谷正口中的这个“赤帝”很有可能就是“烛龙”的另一个身份代号。也就是说,“烛龙”就是“赤帝”,他利用自己在司闻曹高层的公开身份,再给自己拟定了一个蜀汉间谍代号,然后堂而皇之地用谷正的交通线,传递他从蜀汉窃取的情报。

风起陇西

从这一点来说,烛龙的手段真的是高明,潜伏在司闻曹内部是蜀国的心腹大患,若不清除,蜀国的一切军机部署对于曹魏来说就都是透明的。

不过,在马伯庸原著小说中,谷正是白帝,陈恭是赤帝,两个人虽然都是蜀汉的卧底,并且联手获取曹魏情报,但是互相之间并不知晓对方真实身份。

曹魏间军司大肆清洗蜀谍之后,两个人发觉了彼此的身份,后来“白帝”谷正为了掩护“赤帝”陈恭,自己牺牲了。为了让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并且突出主角,剧版作了修改,让陈恭成了“白帝”,谷正这个角色虽然保留下来,但成为一个普通潜伏人员,不过最后,也还是为了蜀汉作出牺牲。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