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学家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有什么令人信服的史料依据呢?

史学家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有什么令人信服的史料依据呢?

来源:历史知识网

人们为什么会对“陈寿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呢?

大概与一则记载有关。

这则记载来自《晋书陈寿传》。

该传写:丁仪丁廙兄弟都是魏国很有名望的人物,陈寿向他们的儿子索贿说:“你们送我一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父亲写篇好传。”丁仪丁廙的儿子没有送,陈寿就没有给丁仪丁廙立传。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遭受牵连被处以髡刑。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非常轻视陈寿陈寿诸葛亮写传记的时候,就写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写诸葛瞻也只说他写得一手好书法,有名无实。大家都因为这个瞧不起他。

《晋书陈寿传》埋汰陈寿这两件事,其实是子虚乌有,经不起推敲。

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大致可考丁仪丁廙这两个小人物:并无什么显著事迹,不过在曹操立嗣问题上站队曹植,向曹丕展开狠毒攻击,参与迫害过徐奕崔琰毛玠何夔等人。曹丕继位后,干脆利落地把这哥俩杀掉了。

在《三国志》的传记规格中,只有八个人有资格单独成传,且多数是为开国之君。

这样两个小人物,想和开国之君并列,得单独立传,并且立“佳传”,根本说不过去。

潘眉在《三国志考证》说:“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不得立传明矣”。

还有,马谡真是被诸葛亮杀的吗?

查《三国志》卷39《马谡传》中记:“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马谡后来被缉拿归案,病死于狱中。

马谡传》中的裴松之注,还提及到《襄阳记》中的记载:“谡临终与亮书……”即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

所以,《晋书陈寿传》说“诸葛亮马谡”其实不准确。

《晋书陈寿传》又说陈寿因为父亲遭受诸葛亮处罚,所以故意黑诸葛亮

那么,陈寿有黑诸葛亮了吗?

没有。

前文说了,在《三国志》的传记规格中,只有八个人有资格单独成传,诸葛亮得单独立传,足见陈寿诸葛亮推崇备至。

陈寿诸葛亮的总评,是《三国志》所有传记中字数最多的,超过了刘备刘禅,也超过曹操曹丕曹睿,且多为溢美之词。

陈寿诸葛亮的总评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即称赞诸葛亮是治世良才,堪比管仲萧何

至于那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临阵应变打仗不是他的特长吧?”这句话,不仅不是黑诸葛亮,反而是在维护诸葛亮

所以,《晋书陈寿传》中关于陈寿索贿、恶意抹黑诸葛亮的记载,纯属历史谣言。

那么根据《晋书陈寿传》写“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从而猜测陈寿的父亲就是蜀汉将军陈到陈式的都是不靠谱的。

话说回来,《晋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确成份呢?

盖因成书于唐初,由唐太宗朝名相房玄龄主修。这个时候,距离西晋灭亡已有四百多年,且在南北朝对峙的漫长时间中,史料散佚无算,大多史事属孤证,甚至是后人的猜测。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