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兵仙韩信为汉初三杰之首:为何刘邦一定要杀了他?原因估计现代很多成人都会犯

兵仙韩信为汉初三杰之首:为何刘邦一定要杀了他?原因估计现代很多成人都会犯

来源:历史知识网

今人对于聪明的渴求到了相当的程度,大家看网上的各类脑力培训课程、狂赚流量的“智力竞技”节目、琳琅满目的健脑食品就知道了。因在大部分世人看来,聪明的孩子日后很有可能有好的工作、学习、事业和财富?故有些人甚至觉得头大的人就聪明,聪明的人事业往往就好……真是这样吗?那还真不一定!

因古圣先贤对聪明一向保持一种非常客观、辩证和冷静的态度。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聪明一词很奇怪,它由赞许的口吻逐渐变成了贬义。望读者慎思。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甚至还曾写过关于聪明的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武当武术非遗传人钟云龙道长有次在给道众开示时曾提及大人可以夸某个小朋友头脑灵活,反应快,如何聪明。不过,一旦小孩子已长大成人,却不好再用聪明这个词去夸赞成年人。因为这个词在大人的世界里,实则是贬义词,甚至若语气加重,则是骂人的话,更是对某人品不良的一种负面评价。

ΔΔ钟云龙道长谈修道一大忌讳:成年人的“聪明

在道长看来,修道之人最要不得的就是“小聪明”和“自作聪明”。修道、习武之人本应求真抱朴、正气坦荡、踏实勤勉、常怀赤子之心才宜。这也是对于修道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历史上有很多人大人物,没有被种种挫折困难、险恶危机难倒,最后却败在了自己过甚的聪明和谋略上。

公元前202年,霸王项羽被灭后,兵仙韩信达到了其人生事业的顶点,其因善于用兵,为刘邦打下大汉江山而居汉初三大功臣之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却不得善终。

韩信项羽不久,其就被刘邦解除了兵权,但又以楚王的待遇来到封地。此时,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眜走投无路,投靠了他。此人素来骁勇善战,深为刘邦憎恨和忌惮。

因为之前两人私交甚好的缘故,韩信一开始也不避嫌,就收容了他,并待其为上宾。但刘邦听说了该事后,大为恼怒,一度想要亲自带兵攻灭他。谋士陈平建议其不要和擅于用兵的韩信直接开战,不妨搞个会盟诸侯的大会,顺便再擒获韩信,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岂不更好?

韩信得闻会盟之事,心生恐惧和忧虑。其又在谋士的怂恿下,决定“避嫌”。于是找来钟离眜,想借他的人头来打消刘邦对其怀疑。

钟离眜一听心中大惊,自己的这个好友竟然是这样的人。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果不其然,最后韩信非但没有打消刘邦的疑心,而且身死妇人之手真是可悲。更可悲的是,刘邦都看不起他。觉得他是一个完全没有道义,不讲仁德,连朋友都可以出卖的“小人”,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