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范增的能力如何?看一看鸿门宴上范增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范增的能力如何?看一看鸿门宴上范增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来源:历史知识网

鸿门宴上,刘邦">刘邦以如厕为由,中途离开饭局,留下张良">张良致歉。张良">张良面见项羽">项羽,赠送白璧一双,项羽">项羽接受玉璧,置之于桌。亚父接过玉璧,放在地上,拔剑击而破之,怒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当时,项羽">项羽军在鸿门,刘邦">刘邦军在霸上,两地相距40里。如果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走,两地相距20里,刘邦">刘邦张良">张良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秦汉一里等于415.8米,与今天相差不太大,二十里约等于今天的8.3公里。

一般来说,十公里跑步,如今世界冠军实力在25分钟以下,普通人大约需要50分钟上下,如果是走山路或小道,需要的时间将会更长。更何况,项羽">项羽有四十万大军,涉及范围很广,刘邦">刘邦项羽">项羽军中行走时,速度必然不敢太快,且史书记载刘邦">刘邦“与樊哙">樊哙夏侯婴">夏侯婴、靳强、纪信">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逃离。因此,从鸿门到霸上,粗算刘邦">刘邦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

司马迁">司马迁记载刘邦">刘邦张良">张良说“等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见项羽">项羽)”,这一记载不太合理,项羽">项羽范增">范增不可能苦等刘邦">刘邦如厕40分钟而没有反应。如果果真如此的话,范增">范增能力100%的有问题;如果范增">范增尽早发现不对的话,在还有挽救的时间时,为何不立即派兵追杀刘邦">刘邦

作为秦汉交替之际的风云人物,范增">范增充满了传奇色彩,七十岁出山,犹如八百年前的姜子牙">姜子牙,传统观点往往认为项羽">项羽不能用人,于是范增">范增以悲剧收场,让后人唏嘘不已。

后人对范增">范增的推崇,源于预言了刘邦">刘邦成功、项羽">项羽悲剧,但对于范增">范增的能力,至少并未得到普遍认可,质疑颇多,其中宋朝丞相洪迈">洪迈评价格外辛辣,直言“世谓范增">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清朝王鸣盛指责“范增">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

古今文人,对待同时代的张良">张良一致称赞,为何对范增">范增却有褒有贬,那么范增">范增的为人与能力到底如何?不妨回顾一下范增">范增的经历。

范增">范增出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说服项梁">项梁等人扶立楚王的后裔,指出陈胜">陈胜之败在于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无法调动楚人复国的积极性,因此如今要吸取教训,最终项梁">项梁等人找到替人放羊的楚怀王">楚怀王熊槐">熊槐之孙熊心,复立为楚怀王">楚怀王

对于这一谋略,有人叫好有人说坏,清朝文人王鸣盛认为是谬计,当时“六国亡久矣,起兵诛暴秦,不患无名,何必立楚后,制人者变为制于人”,项梁">项梁本来可以自立,范增">范增建议立楚王是馊主意,反而让项氏受制于人。之后,楚怀王">楚怀王宋义">宋义刘邦">刘邦制衡项羽">项羽,而项羽">项羽又杀掉楚怀王">楚怀王,两相斗争两相失败,所以是“范增">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

第二件是救赵,楚怀王">楚怀王任命宋义">宋义为上将,项羽">项羽为次将,范增">范增为末将,但在项羽">项羽袭杀宋义">宋义时,范增">范增冷眼旁观。事后,范增">范增末将身份没了,应被项羽">项羽收走兵权。乱世之中,兵权才是硬道理,范增">范增本与项羽">项羽平起平坐,都是楚怀王">楚怀王的臣子,如今却成了项羽">项羽的属下,到底是范增">范增自愿,还是迫不得已交出兵权?

第三件鸿门宴,暂且不谈。

第四件是反间,陈平">陈平施展反间计,导致范增">范增项羽">项羽矛盾爆发,范增">范增无奈回乡。

公元前204年项羽">项羽刘邦">刘邦围困在荥阳,楚军多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刘邦危在旦夕,于是就向项羽">项羽求和。项羽">项羽打算同意,范增">范增说:“此时很容易就能击败汉军,如果现在把他们放走而去征服,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于是项羽">项羽范增">范增急攻荥阳。

但这时陈平">陈平设计,离间了项羽">项羽范增">范增的关系。项羽">项羽使者见刘邦">刘邦时,刘邦">刘邦准备了隆重的宴席,结果刘邦">刘邦对使者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随即换成粗陋食物。使者回来汇报,于是项羽">项羽怀疑范增">范增刘邦">刘邦勾结,渐渐夺去了范增">范增的权柄。范增">范增由此大怒,就此告老还乡,还没有走到彭城,就生病而死。

围攻荥阳,体现了范增">范增的战略眼光,在范增">范增四件事中,唯有这一件得到公认,但当时刘项早已彻底识破脸皮,因此继续围攻刘邦">刘邦的判断不能说有多高明,只能说是正常谋略水平。之后,范增">范增就中了陈平">陈平的反间计。

由于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作为失败者的范增">范增项羽">项羽,很多光辉事迹极有可能未能记载,但就上述四件事来看,范增">范增谋略水平与他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也就是说,范增">范增的能力极有可能被夸大了,由此再来回顾鸿门宴上范增">范增的表现,反而就能说得通了。

鸿门宴上,刘邦">刘邦是客人,项羽">项羽是主人,刘邦">刘邦有大功,项羽">项羽是主帅,在项羽">项羽组织的宴会上私下杀掉刚刚立下大功的客人刘邦">刘邦,天下人如何看待项羽">项羽,还有谁敢与项羽">项羽一块愉快的玩耍?因此,鸿门宴上杀刘邦">刘邦,绝对是一个馊主意。

即便准备在宴会上杀刘邦">刘邦范增">范增焉能不考虑到突发事件,不准备相应的预案,不安排人手紧盯刘邦">刘邦等人,随时汇报刘邦">刘邦行踪?当刘邦">刘邦离开时,范增">范增应该立即">动预案,或是阻挠刘邦">刘邦离开,或是立即派兵追杀刘邦">刘邦等。在项羽">项羽地盘,换成任何一个正常人,对付刘邦">刘邦的手段都是数不胜数,更何况范增">范增项羽">项羽亚父,手上也掌握着一些权力,连项氏项庄">项庄都听范增">范增的话。

尤为重要的是,欲杀刘邦">刘邦范增">范增机会多得是,由于刘邦">刘邦只有百余人赴宴,因此范增">范增可以策划多场意外,还不用项羽">项羽背负责任,比如:伪装成秦军,在刘邦">刘邦赴宴的路上截杀;刘邦">刘邦来到鸿门时,安排齐、赵、魏等盟军中某一支截杀刘邦">刘邦;宴会上气氛融洽,但在刘邦">刘邦回去的路上,事先安排士兵截杀。

再退一步,在鸿门宴上,范增">范增完全可以不必搞什么含蓄的项庄">项庄舞剑,直接刀斧手下场杀了刘邦">刘邦,简单干脆直接,生米煮成熟饭,让项羽">项羽只能接受。

总之,连刘邦">刘邦在内的五个人,就这么从范增">范增眼皮底下潇洒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简直是千古奇闻。

通过史书记载来看,尤其鸿门宴上的范增">范增表现,说范增">范增是顶级谋士很难让人信服,所以就难怪宋朝丞相洪迈">洪迈曾说,“世谓范增">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夷考平生,盖出战国纵横之余,见利而不知义者也。”

更为重要的是,项羽">项羽袭杀宋义">宋义范增">范增坐而视之;项羽">项羽坑秦降卒,杀秦子婴,火烧秦宫,范增">范增尽皆不发一言.......不仅反映出范增">范增谋略能力问题,还反映出范增">范增人品问题,宋朝苏洵">苏洵认为范增">范增已经七十岁了,却“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参考资料:《史记》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