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汉末三国唯一一块安乐之地,君主贤明,人民安居乐业,可惜后来被孙权灭了满门

汉末三国唯一一块安乐之地,君主贤明,人民安居乐业,可惜后来被孙权灭了满门

来源:历史知识网

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个诸侯割据政权,地盘大,实力也不弱,可是却一直被人遗忘,这块地方成了战乱时期的一块世外桃源,很多人都纷纷南下,去投奔,这块地方就是士燮">士燮所占据的交州。

士燮">士燮是什么人呢?绝对是根正苗红的汉人,和越南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士燮">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的广信(今广西苍梧县)。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

士燮">士燮年轻时随颍川人刘陶">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其父士赐去世后,士燮">士燮被举为茂才,任巫县令一职。

在公元187年的时候,士燮">士燮被任命为交趾的太守,后来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州郡秩序混乱。此时朝廷已先后经历了多年的混乱,对交州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士燮">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士燮">士燮上表奏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此时的士家,几乎已经垄断半个交州(拥四郡之地),士燮">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如刘熙">刘熙、薛琮、程秉">程秉许慈">许慈刘巴">刘巴许靖">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等等。士燮">士燮又沉醉于《春秋》,而为之作注解。他一生著有《士燮">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可谓博学多才。

袁徽在给尚书令荀彧">荀彧的信中说道:“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即如窦融">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他!处理公务的余暇,他还研习书、传,尤其对《春秋左氏传》的研析简练精微,我曾多次就该书中的一些疑难之处向他询咨,他都能举以师说,解释甚为详密。对《尚书》他能兼通古、今文,对其中大义理解十分详备。听说京师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各以为是争辩不休,他现在正打算分条论析《左氏春秋》、《尚书》的正确涵义上奏。”士燮">士燮受人称赞就是像这样。

朝廷在朱符死后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但张津行为却荒诞不羁,不久即为部将区景杀死。荆州牧刘表">刘表得知此事后,派赖恭">赖恭前往接替了张津的之位;同时派吴巨">吴巨出任苍梧太守,接替已病死的原太守史璜。为避免刘表">刘表的势力过于强大,曹操">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就赐予士燮">士燮有玺印、封号的书信说:“交州地处与中原隔绝之处,南面依江面海,朝廷的恩命无法宣达,臣下的话受到塞阻,得知逆贼刘表">刘表又派赖恭">赖恭窥视南土,现在以士燮">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

后来士燮">士燮派遣使者张旻奉送贡品到许都,正是天下大乱之时,道路隔绝,而士燮">士燮没有放弃进贡的职责,朝廷为嘉奖特意下诏拜士燮">士燮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

虽然是曹操">曹操用天子之">子之名赐予士燮">士燮有玺印、封号,总督交州七郡,但是士燮">士燮终究没能完全掌握,如苍梧就掌握在吴巨">吴巨手中,吴巨">吴巨刘表">刘表的手下,但是这个吴巨">吴巨却又将刘表">刘表任命的交州刺史赖恭">赖恭赶走了(感觉刘表">刘表手下好混乱)。

但是后来不知为何,在刘备">刘备孙权">孙权都在拉拢士燮">士燮的时候,士燮">士燮竟然没有倒向拥有皇室血统的刘备">刘备,而是倒向了孙权">孙权,也许是他觉得孙权">孙权和他是一类人吧,刘备">刘备攻伐心太重,不利于交州的安稳和平;不过换句话来说,如果士燮">士燮不倒向孙权">孙权一心自立,刘备">刘备孙权">孙权也拿他无可赖何;第一岭南之地太过凶险,排兵出征难度太大;第二交州这块地方对于三国时期来说就是蛮夷之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三,民心倒向士家,且士家也不是吃素的。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孙权派遣步骘">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士燮率兄弟归附,而吴巨">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步骘斩杀。此后,士燮">士燮孙权">孙权封为左将军。

建安(195年—220年)末年,士燮">士燮将儿子士廞送至东吴为人质,孙权">孙权任命其为武昌太守,士燮">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儿子们,都被任为中郎将。同时,士燮">士燮在吴国和蜀汉的冲突中支持吴国,诱导益州的豪族雍闿">雍闿叛蜀附吴,被孙权">孙权拜为卫将军、龙编侯。

士燮">士燮常常派遣使者去觐见孙权">孙权,进献各种香料和细纹葛布,动辄就是数以千计,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以及奇物异果,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无岁不贡。士壹有时贡献好马几百匹。孙权">孙权总是亲自致信,厚加恩赐来回报慰抚他们。

黄武五年(226年),统治交州近四十年的士燮">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

但是后来士燮">士燮的儿子士徽不甘受吴国统治,妄图自立,但可惜在吴国吕岱">吕岱的攻势之下,很快就失败了,随后派来士匡说服士徽投降孙吴。士徽投降后,吕岱">吕岱率军进入交趾郡城,并将士徽处死。

士徽死后,士徽的大将甘醴、桓治等人率领官吏与庶民攻击吕岱">吕岱吕岱">吕岱奋力击敌,大败甘醴、桓治等人。后来吕岱">吕岱进军讨伐九真郡,士徽最终之乱被平定。

士燮">士燮死后他的家族下场如何呢?

士燮">士燮的兄弟士壹,官至偏将军,封都乡侯,因士徽反叛被免为庶人,后因犯法被杀。

士燮">士燮的兄弟士,官至九真太守,同样因士徽反叛被免为庶人,也因犯法被杀。

士燮">士燮的儿子士廞,入质与孙权">孙权,拜武昌太守,因士徽反叛被免为庶人,病卒

士燮">士燮的儿子士祗,与士徽一同被杀。

士燮">士燮的儿子士徽,士燮">士燮死后自称交阯太守,为吕岱">吕岱诱杀。

士燮">士燮的儿子士干,与士徽一同被杀。

士燮">士燮的儿子士颂,与士徽一同被杀。

士燮">士燮的侄儿士匡,士壹子,拜中郎将,因士徽反叛免为庶人。

由此可见,孙权">孙权早已有灭掉士家的心,可能士徽都是被逼或者被骗谋反,连累家族,可怜士燮">士燮忠心耿耿投诚孙吴,结果沦落如此下场,如果士燮">士燮早知的话,还会投诚孙吴么?是自立还是投刘?

士燮">士燮对岭南及东南亚贡献:

士燮">士燮喜爱儒学研究,重视儒学传播,与前来交州避难的儒家学者一起交流儒家学术,著书立传,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造就了岭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正是士燮">士燮的统治和他对教育文化的重视,使得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交趾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交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交通使其在汉代三国时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它既是中原文明对外交流的窗口,又是了解引进外来文化的南大门。士燮">士燮掀起的儒学热深深地影响了越南等周边国家,受到了越南民众的高度赞赏,士燮">士燮被越南统治者和学者尊奉为“士王”、“南交学祖”,先入帝王庙,后入文庙,至今祭祀不绝。

士燮">士燮不仅将儒学传入交州,而且对越南文字的创造也作出了贡献。明代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说士燮">士燮“取中夏经传翻译音义,教本国人,始知习学之业。然中夏则说喉声,本国话舌声,字与中华同,而音不同。”士燮">士燮为越人创作‘喃’字,假借汉字形声演为越字,为古越文字之嚆矢。士燮">士燮并将汉字音韵译作越声,平仄都有一定方式,越人之所以能吟诗聊对,都是因此。正由于此,越南人至今怀念、歌颂士燮">士燮的功绩。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