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因为《琅琊榜》里的梅长苏,我越来越讨厌《甄嬛传》里的果郡王了

因为《琅琊榜》里的梅长苏,我越来越讨厌《甄嬛传》里的果郡王了

来源:历史知识网

烈日当空,天气异常炎热。

皇帝和皇后出宫祈福,后宫的事就交给华妃">华妃管理。

华妃">华妃可算逮着机会收拾甄嬛">甄嬛了,便在她的翊坤宫,罚甄嬛">甄嬛下跪。

当然,以华妃">华妃的性子,自然是不需要什么正当的理由。所以,不服气的甄嬛">甄嬛拒绝下跪后,是被华妃">华妃宫里的太监周宁海硬按到地上的。

这时的甄嬛">甄嬛,怀有身孕刚过了三个月。

甄嬛">甄嬛跪在烈日下,被要求诵读女诫,还要忍受艾草的浓烟,结果半个时辰后,甄嬛">甄嬛昏倒在地。

这时候,果郡王">果郡王突然冲进翊坤宫,二话不说抱起甄嬛">甄嬛就往外走,全然不顾华妃">华妃的斥责阻拦,和后宫其他嫔妃的惊讶。

“本王之所以擅闯翊坤宫,是不忍心看皇兄的子嗣蒙难,若他日皇上因此而怪罪本王,本王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看着果郡王">果郡王掷地有声地丢下这句话,抱着甄嬛">甄嬛霸气离去,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他感动了,感动于他对甄嬛">甄嬛的爱,即便单相思,也甘愿冒生命危险保护她。

可是,看完《琅琊榜》后,对果郡王">果郡王的这一举动,突然就没好感了。

因为同样是在皇宫中,同样是突发事件,同样是救自己心爱的女人,面临的同样是一群女人对自己爱的女人下狠手,梅长苏比果郡王">果郡王高明多了。

果郡王">果郡王从浣碧口中得知甄嬛">甄嬛华妃">华妃刁难,二话不说亲自上阵,冲进皇上老婆扎堆的院子里。

而梅长苏,从豫津口中推断出霓凰在太子母亲越贵妃宫中,可能遭遇情丝绕的陷害而失了女儿家的清白之身,并不是亲自冲过去救人,而是借用蒙挚、靖王、皇后和誉王,化解了危难。

他先暗示蒙挚支开豫津和景睿,以免节外生枝。

然后让蒙挚去请靖王入越贵妃宫里,名义上靖王和越氏也是母子关系,即便没有发现霓凰在此受难,事后靖王只要道个歉,这事也就过去了。

同时,他还让蒙挚把越氏要用情丝绕逼郡主失身下嫁的事,透露给皇后言氏,因为言氏为了儿子誉王,绝对不会放弃抓住越氏把柄的好机会。

果然,言氏马不停蹄地去搬皇太后,借由皇祖母想见霓凰这个孩子,连走带跑冲进了越氏宫里。

最后,梅长苏让誉王去殿前替靖王开脱,在皇帝问靖王为什么要去越氏宫中时,直言是自己指使靖王去的,因为自己发现太子和">子和越氏做坏事的迹象,为了保护霓凰,刚好遇见靖王,就让他帮个忙。

或许有人会说,已经发现心爱的女人深陷危险,像果郡王">果郡王这样奋不顾身冲进现场救人,才是真爱真性情,有啥不好的?

而梅长苏,三绕五绕地支使一堆人去救自己爱的女人,自己置身事外,有啥好的?

你想一想,这件事发生的地方是哪里?是皇宫,还是后宫。

后宫女人之间的争斗,激烈程度不是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你活。所以,不给别人留下丝毫把柄,是生存之根本。

有时候,为了踩下去一个人,没把柄还要捏造一些把柄。

因此,甄嬛">甄嬛还说过这么一段话:

“在这后宫,为了活下去,我已经耗尽全部精力。所以,我没有时间和心力去考虑,后不后悔,值不值得!”

果郡王">果郡王直接闯入嫔妃宫里,众目睽睽之下抱起甄嬛">甄嬛,这不是明晃晃地给甄嬛">甄嬛带来非议么?

况且那个年代,男女授受不清。

如果当时华妃">华妃顺着这个端倪查下去,果郡王">果郡王身上藏有甄嬛">甄嬛小像的荷包,就会被发现,浣碧私自去找果郡王">果郡王也会被翻出来,还有果郡王">果郡王甄嬛">甄嬛二半夜在皇宫同留一条船上……

细思极恐啊。

再者,皇上难道就不会起疑心?

果郡王">果郡王是怎么得知朕的老婆在翊坤宫出事的?为什么不娶三妻四妾的果郡王">果郡王,会不顾礼仪,也不避嫌,为了朕的老婆如此失了分寸?

“原来,你早就觊觎,朕的女人!”

若干年后,皇上对果郡王">果郡王说的这句话,便印证了疑心早有,只是先前事发时甄嬛">甄嬛正受宠,又失了第一个孩子,皇上的疑虑被这些情绪淹没了而已。

当自己心爱的女人遭遇危险,果郡王">果郡王救了甄嬛">甄嬛,却留下了很多麻烦,给自己和甄嬛">甄嬛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而梅长苏,不仅没有让自己暴露,还成功救下霓凰,让皇帝消除这是针对太子而设的计谋的疑虑,让越贵妃降位份、太子受罚为霓凰出气,顺带让誉王以为落了霓凰和靖王的人情而更信任依赖梅长苏。

两者高下,当可立见。

如果果郡王">果郡王,只是对甄嬛">甄嬛做的这件事欠考虑,我也不至于从喜欢他到讨厌。毕竟有一个人,能够奋不顾身地救自己爱的人,还是很让人感动的。

可是,接下来的这些迷惑的行为,就让人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比如,掉荷包。

甄嬛">甄嬛除夕夜,把自己的小像挂在梅园,被果郡王">果郡王捡走了。果郡王">果郡王便把它装在贴身的荷包里。

甄嬛">甄嬛入夜偷偷去看被禁足的眉庄,独自返回途中遇到巡查的侍卫,情急之下躲进湖边的一艘船里,偶遇在此休息的果郡王">果郡王

果郡王">果郡王摇船送甄嬛">甄嬛回宫,荷包突然掉了下来,甄嬛">甄嬛捡起看见里面藏着自己的小像,本打算把荷包偷偷收走,顿了顿,又伸手还给果郡王">果郡王

“既然是心爱之物,还请王爷不要再示于人前。”

这是第一次掉荷包。

后来九州清晏的聚会上,果郡王">果郡王又把荷包掉了,这次被皇上捡了起来,还发现里面的小像有老婆甄嬛">甄嬛的影子。

霎时间,气氛相当紧张,初看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如果一个人起了疑心,那么从前忽略的蛛丝马迹都会历历在目。如果皇上认定了小像的主人就是甄嬛">甄嬛,那么果郡王">果郡王必死无疑。

好在,浣碧接了这个梗。

对于这样一个能惹起事端的荷包,果郡王">果郡王怎么能掉一次不够,还掉个第二次?他难道不知道事情一旦败露,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身陷囹圄么?

再比如,果郡王">果郡王把对甄嬛">甄嬛的念想写在每一封家书上,还存留起来。

果郡王">果郡王明知道,他和甄嬛">甄嬛的爱情,在她回宫后,万万不能露出一点点痕迹,否则甄嬛">甄嬛就没命了。

可是,果郡王">果郡王却在每封家书上,写着“熹贵妃,安。”

写就写了,那看完烧了也就没事了。可是,还偏偏一封信不落地保存起来。

他已经知道,皇帝对他早有意见,因为浣碧挑选给皇上的瑛贵人,竟然被三阿哥迷恋,还纠缠不清。

皇上疑心,这是果郡王">果郡王府有了不臣之心,想要借瑛贵人之手,离间他们父子,进而毁了三阿哥,因为三阿哥作为皇帝的长子,可能成为太子。

所以,皇上派果郡王">果郡王出去打仗,船却被人动了手脚,就是不想让他活着回京城。

所有的人都猜出是皇上干得,连他母亲舒太妃都晓得,他却还是这么不谨慎,留下和甄嬛">甄嬛有情义的证据。

果然,这些信最后成了他的催命符,也让甄嬛">甄嬛差点下嫁准格尔,差点生不如死。

再比如,皇帝和老婆关门说话,果郡王">果郡王破门而入为人家老婆求情。

皇帝和甄嬛">甄嬛在大殿内说话,果郡王">果郡王被通知前来,站在殿外等候。

狡猾的皇帝,故意说要把甄嬛">甄嬛下嫁给准格尔。甄嬛">甄嬛苦苦哀求,无济于事。

果郡王">果郡王闻之,破门而入,扑通一声跪下,为甄嬛">甄嬛求情。

他这一进来,甄嬛">甄嬛当时就闭了眼睛,是束手无措?是心痛?是高兴?但至少皇帝更加确信,这个弟弟觊觎了自己的老婆。

我忽然想起一句流行的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果郡王">果郡王但凡多想一点点,想一想最近发生的事情,在行动之前想一想后果,想一想皇帝这个人的性格,想一想他冲进去后甄嬛">甄嬛的处境,也就不会这么蛮干了。

果郡王">果郡王,一个在皇宫里长大的皇子,目睹了权力之争的残酷,知道以游山玩水赏花作乐为幌子来保全自己,知道装傻示弱来远离朝局纷争。

能让多疑狠心的皇帝,把他当做唯一喜欢的弟弟来相处,果郡王">果郡王的智商应该不低。

目睹了后宫女人如履薄冰的生存艰难,亲眼见证了母亲舒太妃荣宠盛极而衰的坎坷一生。

他应该懂得甄嬛">甄嬛的处境,知道在甄嬛">甄嬛还是皇上妃子的时候,他们的爱情之路走得有多艰险,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对待的。

可是,果郡王">果郡王的行事,却让人看不透。

把装有甄嬛">甄嬛小像的荷包轻易掉落,还掉了两次,甚至让皇帝捡到手。在每封家书上,留下他牵挂甄嬛">甄嬛的证据。当着皇帝的面,为甄嬛">甄嬛求情。

甄嬛">甄嬛还没有和皇帝决裂,还未出宫去甘露寺时,果郡王">果郡王每每在宫中遇见甄嬛">甄嬛,似乎都难以克制对甄嬛">甄嬛的好感,而甄嬛">甄嬛总是主动避让。

一个成年人,做事如此不计后果,似乎只关注自己当下的情绪,只顾着自己表情达意,却无端陷最爱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于危险之中。

这样的果郡王">果郡王,实在无法让人再喜欢下去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