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汉时期刘秀手下的武将谁最厉害?

东汉时期刘秀手下的武将谁最厉害?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历代创业团队中,刘秀">刘秀集团的将领可能是最少被谈及的了。

或许是因为昆阳之战中刘秀">刘秀本人的光芒太过耀眼,因此,提及刘秀">刘秀的创业团队,人们往往只认为刘秀">刘秀本人厉害。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秀">刘秀团队的成员军事素养普遍都比较高,他们懂得“善战者无赫赫之名”的道理,往往能以多种手段“消解”敌军,以至于最后看起来反而缺少值得津津乐道的代表性战役。

以下几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兴名将之首:邓禹">邓禹

邓禹">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是东汉官方认定的“元功”之臣。

邓禹">邓禹之所以能成为首功之臣,主要在其为刘秀">刘秀定下了夺取天下的根本大计。

邓禹">邓禹刘秀">刘秀的老同学,但他没有随刘秀">刘秀参与推翻王莽">王莽的起义。

直到刘秀">刘秀奉更始帝之命到河北时,邓禹">邓禹才来投奔。

当时,王莽">王莽已经被推翻,更始政权名义上号令天下,但内部已经出现分裂,各地军阀纷起。而刘秀">刘秀呢,仍然没有基本,且受到更始政权的猜忌,正在苦闷迷茫之中。

邓禹">邓禹见到刘秀">刘秀,就为刘秀">刘秀指明了方向。

1、更始帝是个垃圾,他手下的将领也都是平庸之辈,他们分崩离析是必然的;而你刘秀">刘秀现在虽然没有基本力量,但你过去在反抗王莽">王莽的斗争中表现卓越,深得人心。“德武文”兼备。所以,你刘秀">刘秀有机会夺得天下!

2、鉴于此,你刘秀">刘秀要“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也就是要代替更始帝,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帜,从争取人心开始入手,争夺天下!

3、河北地区“被山带水,足以为固”,河北之于你,就如同关中至于汉高祖">汉高祖。你以河北为基地,北取幽、并,取胡马为用,建立强大的骑兵集团,然后向东取青州、徐州,“引负海之利”,也就是获取山东海盐等财富,然后,以强大骑兵集团和雄厚的财力,“南面以号令天下,天下不足定也”。

邓禹">邓禹的建议,后来成了刘秀">刘秀争夺天下时的指定战略的依据,他虽然不如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韩信">韩信“汉中对”出名,但其意义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邓禹">邓禹这个“功臣之首”却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这是因为,他在领兵独当一面时,成绩不太好。

24年冬,刘秀">刘秀令24岁的邓禹">邓禹独当一面,率领2万精兵入函谷关,见机争夺关中。

邓禹">邓禹一开始操作得很溜。

他花了半年的时间,平定河东,然后以之为基地,进入关中。

到关中后,他又与占据长安的赤眉军作战。

当时,邓禹">邓禹兵不过数万,而赤眉号称百万,邓禹">邓禹自然不能硬来。

于是,邓禹">邓禹一面与赤眉周旋,一面申明军纪,争取民心。

结果,附近的义军、百姓纷纷归顺,邓禹">邓禹“众号百万”!

然而,此时,一方面,刘秀">刘秀多次干涉邓禹">邓禹,使邓禹">邓禹无法继续延续“休兵北道”,待机决战的意图;另一方面,由于邓禹">邓禹在处理降将时骄傲自满,导致内部发生内乱,影响了邓禹">邓禹决心。

最后,邓禹">邓禹率领饥饿之卒贸然与赤眉决战,结果大败!

最后,邓禹">邓禹只率24骑回归。

精兵2万,发展到号称百万,最后只剩下24人,邓禹">邓禹独自带兵的轨迹就是如此大起大落!

此后,邓禹">邓禹虽保留高位,但再没有独当一面,也没有参与其他重大军事活动。

由于其根本大计的贡献,此后,邓禹">邓禹被官方“指定”为中兴名将之首。

然而,由于他独当一面时的表现实在糟糕,因此,他只是“官方”的第一,而世人并不认为他真的就是最强的一位。

冯异">冯异:能“建方面之号”的“大树将军”

刘秀">刘秀邓禹">邓禹一样,冯异">冯异也是知识分子出身。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邓禹">邓禹不同的是,他既有兵法家独有的战略思维,也有实战中培养出来的灵活风格。

邓禹">邓禹提出以河北为基地发展,然而,刘秀">刘秀略地河北的计划,却屡屡为更始政权所阻挠而无法实现。

冯异">冯异看出:更始政权实际操于左丞相曹竟父子之">子之手。于是,冯异">冯异建议刘秀">刘秀接纳曹竟之子草诩,让他为刘秀">刘秀开路。

刘秀">刘秀依计而行,果然成功。

其后,在冯异">冯异的帮助下,刘秀">刘秀渐渐在河北打开局面,有了根本之地。

此后,冯异">冯异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事历程。

25年,刘秀">刘秀北取燕赵之地,留冯异">冯异助手黄河,与盘踞洛阳的数十万更始军相持。

敌众我寡,但冯异">冯异观察到:更始政权内部矛盾严重,可以以离间计解决。

于是,冯异">冯异利用李轶">李轶“自知长安已危,欲降而不自安”的心理,稳住李轶">李轶;然后,集中兵力攻天井关,连破上党两城;又南破成皋以东13县,迫降10余万人;随后,继续这种各个击破的操作,最后,敌人内部火并后,被迫退入洛阳,成为瓮中之鳖,一蹶不振。

此战,冯异">冯异先行离间计,又扫荡洛阳外围各地敌军,先后击破敌军大队,一气呵成,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27年,邓禹">邓禹在关中扛不住了,冯异">冯异前去收拾残局。

冯异">冯异洞悉对手弱点:兵力强盛但连胜而骄,同时,后勤体系紊乱、军纪紊乱。

冯异">冯异遂先诈败,请君入瓮。在坚持奋战到夜晚后,冯异">冯异派出的,穿着赤眉服装的伏兵突然从后杀出,一举大破赤眉。

最后,赤眉军8万人被迫降!

值得注意的是:冯异">冯异虽接连取得大胜,但杀敌最多的一次只“斩首五千”,其他都是迫降!

30年,冯异">冯异攻打割据陇右的隗嚣。

当时,冯异">冯异与隗嚣均前去抢占要地荀邑。

众将都认为:敌人路熟而近,前去抢占,不但很难成功,而且容易陷入被敌人“先处战地”的被动局面。

冯异">冯异深知胜负关键,坚决加速抢占。

正如冯异">冯异所说:此时的汉军,“攻则不足,守则有余”,没有什么优势。

果然,冯异">冯异抢先占据要地后,以逸待劳,形式豁然开朗。

于是,冯异">冯异以其优势,很快降伏了周边摇摆的地方势力,打开了局面。

遗憾的是,正此时,冯异">冯异却忧劳成疾,去世了。

东汉中兴名将中,冯异">冯异,在朝廷“官方排名”中不及邓禹">邓禹,在后世知名度中不及马援">马援

然而,论功绩,天下两大核心地区,长安、洛阳,都是冯异">冯异搞定的;论用兵,冯异">冯异无论在战略、战术运用上,都激动灵活,既有合乎兵法又不拘泥于兵法。

朝廷认为邓禹">邓禹是第一,后世主流认为马援">马援是第一,而在个人心目中,冯异">冯异可与马援">马援并列第一。

马援">马援:马革裹尸,国家英雄

马援">马援,是东汉中兴名将中,在后世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马援">马援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1、沙盘“发明者”。

今天,沙盘已经很流行了。不论是军事斗争,还是日常优势,沙盘都是必不可少的决策辅助工具。

而最早使用沙盘的,正是马援">马援

当时,刘秀">刘秀欲攻隗嚣。众将都认为陇右地形复杂,隗嚣实力尤存,不可攻。

马援">马援遂“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将复杂的山川形势,形象地展现于刘秀">刘秀眼中!

2、南征北战,战绩显赫,用兵出神入化。

马援">马援刘秀">刘秀平定陇右后,长期坐镇陇右。

他以接触的军事、政治才能,连续平定叛乱,并使“陇西清静”。

其后,他又奉命平定巫师李广">李广之乱和“二征”等分裂活动,为东汉的安定与国家统一立下大功。

最后,马援">马援死于征武陵蛮时,兑现了自己“马革裹尸”的诺言。

要知道,马援">马援打的这些仗,看起来规模不是很大,但是,都是在地形复杂,甚至瘴气弥漫之地,而对手也行踪不定,难以捕捉。

打这种仗,几个邓禹">邓禹都是白搭!而马援">马援,以其神鬼般的用兵,高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比如,征参狼羌作战时,敌人先据险要,官军在平地,陷入被动。

马援">马援“夺其水草”,使原本处于优势的敌人“秒怂”。

平武陵蛮时,敌人又抢占了高地。

马援">马援“凿壁为室”,反而把敌人困在山上了···

想一想汉武帝">汉武帝平定南部边疆各地所耗费的精力、时间,对比之下,东汉稳定南方边疆各地的效率可谓惊人。

这一切,都要感谢马援">马援这种史诗级名将!

3、激励人心的名言警句。

马援">马援还留下了两段激励人心的警句。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激励过无数处于低谷中的人们。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葬尔”,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以身许国,

马援">马援未能入选云台二十八将,这或许是因为他参加刘秀">刘秀集团的时间太晚,他加入时,刘秀">刘秀已经基本平定大半个天下了。

然而,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无人能及马援">马援

除此之外,吴汉">吴汉、寇洵等人,也都相当突出,但比之邓禹">邓禹马援">马援冯异">冯异,也确有一些差距。

刘秀">刘秀的将领中,邓禹">邓禹定根本大计却没有独当一面之能;冯异">冯异马援">马援都是全面之才,然而,一个早早“入伙”却早早离去,一个虽一直征战却“入伙太晚”,终究有所缺憾。

看来,光武帝的中兴之将,虽将星闪耀,但却没有一个如韩信">韩信一般的,绝对的“首功之将”。

不过,这对他们个人而言,绝不是坏事。

光武帝和他的功臣们能善始善终,或许与此不无关系吧。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