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刘备举兵征讨东吴时,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

刘备举兵征讨东吴时,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刘备">刘备举兵征讨东吴的时候,并没有带诸葛亮">诸葛亮一起出征,并不是刘备">刘备不会用人,而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刘备">刘备不得不这么选择,而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都和诸葛亮">诸葛亮有关,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诸葛亮">诸葛亮反对刘备">刘备出兵征讨东吴。

历史并没有明确记载诸葛亮">诸葛亮是否反对刘备">刘备出兵征讨东吴,不过从几个记载间接的可以看出,诸葛亮">诸葛亮应该是反对,只是刘备">刘备并没听从。

《三国志·法正">法正传》记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孙权以复关羽">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公元221年,刘备">刘备举全国之力,率十万大军,发动了三国最后一场大战役——夷陵之战,东征孙吴的口号是为二弟关羽">关羽报仇,难道刘备">刘备真的只是为关羽">关羽报仇吗?真的理由是什么呢?

刘备">刘备打算东征时,麾下许多人都在劝谏刘备">刘备不要这么干,而刘备">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诸葛亮是丞相,即为群臣之首。如果只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跑去劝刘备">刘备不要东征,那可能是他们个人意志;如果有很多人跑去劝刘备">刘备,难道不是诸葛亮">诸葛亮的意思?

并且,在东征失败之后,诸葛亮">诸葛亮感叹地说道,如果法正">法正在,他有可能劝住刘备">刘备东征,即使劝不住,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吧。这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的一个意思就是朝廷内外,没有人能够劝住刘备">刘备,只有法正">法正,言外之意不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也曾劝过刘备">刘备么?

另外一个记载,也从侧面说明了刘备">刘备也曾反对刘备">刘备东征。

《三国志·秦宓">秦宓传》记载:益州辟宓为从事祭酒。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

从事祭酒的秦宓">秦宓因为劝说刘备">刘备不要东征,就被关了禁闭,直到刘备">刘备去世,诸葛亮">诸葛亮主政后才被放出来。可见,诸葛亮">诸葛亮秦宓">秦宓是一条路上的人,都是反对刘备">刘备东征,只是一个台前一个幕后而已。

除了处理秦宓">秦宓外,刘备">刘备还处理了另外一个人,这人就是赵云">赵云赵云">赵云没有被关禁闭,而是剥夺了去前线的机会,让他带着部分兵马去了江州。

刘备">刘备看来,既然你反对,那么说明了你对这事不热心,既然不热心带你去前线干什么呢?

刘备">刘备的做法和袁绍">袁绍不同,袁绍">袁绍击败公孙瓒">公孙瓒后立即攻打曹操">曹操,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如沮授">沮授田丰">田丰就反对,可是袁绍">袁绍依然把他们带到前线参与战事。这两人到前线后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起到了反面作用。如果是刘备">刘备领军,沮授">沮授田丰">田丰必然会被放到后方。

因此,对于反对者,刘备">刘备的做法就是既然你反对,那你就不要参合这事了,你去该去的地方呆着吧。

可见,由于诸葛亮">诸葛亮的反对,因此失去了去前线的机会。

当然,诸葛亮">诸葛亮反对东征而被留在后方只是一个表面看得见的理由而已。

二、相对于民政而言,诸葛亮">诸葛亮并不是非常擅长于军事。

刘备">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诸葛亮很少参与军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处理民政方面的事宜,为刘备">刘备提供了大量的后勤支援,并且将民政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从而给刘备">刘备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兵打仗,无需顾虑粮草和兵员问题。

粮草没有了找诸葛亮">诸葛亮要,兵员缺乏继续找诸葛亮">诸葛亮要,地盘扩充了让诸葛亮">诸葛亮去管理,总之,有关民政方面的事情都是诸葛亮">诸葛亮在管。之所以找诸葛亮">诸葛亮而不是其他人,原因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擅长这个。

至于军事方面,庞统">庞统在世的时候就找庞统">庞统法正">法正在世的时候就找法正">法正,后来庞统">庞统法正">法正先后去世了,身边再也没有类似如庞统">庞统以及法正">法正这样的谋士,于是刘备">刘备不得不再次亲自上阵谋划一切,情形回到了赤壁之战之前的那些日子。

如果把诸葛亮">诸葛亮放在身边出谋划策,那么繁重而冗杂的后勤和民政工作,谁来做呢?没有其他人比诸葛亮">诸葛亮更加适合了。

何况,在军事方面,诸葛亮">诸葛亮从来也没有表现出特别优异的才干,因此从诸葛亮">诸葛亮投靠刘备">刘备之后,诸葛亮">诸葛亮一直当做民政人才使用而非军事人才使用。

可见,在刘备">刘备的眼里,诸葛亮">诸葛亮更擅长民政而非军事,因此这次东征江东,不带诸葛亮">诸葛亮也就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然而,诸葛亮">诸葛亮不擅长军事就不带他上前线,可是许多不擅长军事的人都上了前线,比如程畿,再如马良">马良,他们擅长的领域也不是军事。

可见,诸葛亮">诸葛亮不擅长军事就不带他去前线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而已。

三、刘备">刘备需要诸葛亮">诸葛亮给他提供稳固的后勤支援。

前方打仗,打仗需要的物资以及兵员的支持需要后方的人员从中调度,如果坐镇后方的人的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粮草与兵员调度不能够及时到位,从而影响前线战事的进行。

孙权">孙权后方有张昭">张昭坐镇,曹操">曹操荀彧">荀彧坐镇,袁绍">袁绍审配">审配坐镇,而刘备">刘备则是诸葛亮">诸葛亮

赤壁之战爆发的时候,刘备">刘备地盘较小,军需物资以及兵员就地解决,可是随着赤壁之战结束,取得荆南四郡之后,地盘陡然扩大,队伍也变得庞大,这就需要人去统筹全局,特别是粮食的调配需要一个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去做,这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

此后,刘备">刘备入川,夺取益州,诸葛亮">诸葛亮坐镇荆州供应粮草和物资以确保刘备">刘备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援。

因此,在攻打刘璋">刘璋三年的时间里,诸葛亮">诸葛亮从荆州调配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确保刘备">刘备能够保持持续的战斗力。

《三国志·诸葛亮">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刘备">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诸葛亮">诸葛亮更是坐镇成都,为了刘备">刘备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兵员,确保刘备">刘备具备足够的实力和曹操">曹操打持久战,最终导致曹操">曹操耗不起而离开汉中。

《三国志·诸葛亮">诸葛亮传》记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从争夺荆州到争夺益州,再到争夺汉中,诸葛亮">诸葛亮作为刘备">刘备后勤主要负责人,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起到了荀彧">荀彧一样的效果。

刘备">刘备举兵伐吴同样也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时间长,跨越的地域广,需要牵扯的兵员和物资非常繁多,一般人难以协调如此广度和深度的调配,而诸葛亮">诸葛亮则是最佳人选,他不仅是丞相,负责后方人员的调配和物资的征集,还是刘备">刘备之下的二号人物,负责整个蜀汉后方的稳定和巩固。在威望和能力方面,除了诸葛亮">诸葛亮外,再无其他人可以做到诸葛亮">诸葛亮这么周全。

可见,刘备">刘备没有带着诸葛亮">诸葛亮上前线也有巩固后方以及粮草物资调配方面的考量,而诸葛亮">诸葛亮擅长民政处理,给前线提供稳固的支援才是不带他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

刘备">刘备东征并不是不想带诸葛亮">诸葛亮,而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表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诸葛亮反对刘备">刘备东征,另外一个是诸葛亮">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并没有民政方面那么突出,但是根本原因却是刘备">刘备需要诸葛亮">诸葛亮坐镇成都为前线提供稳固的支援,因此不得不留下诸葛亮">诸葛亮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