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就退了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就退了

来源:历史知识网

匈奴是发祥于我国蒙古高原的一支游牧民族。

由于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依靠着牧马放羊,射箭打猎为生,所以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一身熟练的骑射功夫。

匈奴和中原王朝的对决

匈奴人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原王朝的花花世界、锦绣山河。

一旦他们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的时候,他们就会展开对中原王朝的劫掠。

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时代,这些跨在马背上,手持弯刀、弓箭的匈奴人,就像当今社会上,乘坐着步兵战车的装甲兵。

中原王朝由于缺乏大量优质的能用于征战的马匹,仅仅能够依靠步兵组成方阵进行抵挡。

在一队队匈奴骑兵的冲杀下,中原王朝的步兵犹如割韭菜一样地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战场。

为了封堵匈奴人进犯中原,中原王朝一方面派大将率领重兵在边界地带驻屯守边,一方面借助地利的优势修建长城。

那些在中原战场上显赫一时的李牧">李牧蒙恬">蒙恬等将军,到了草原上也是晕头转向,他们凭借着武力只能把匈奴人驱逐出一定的范围,而不能进行彻底的消灭。

到了汉朝初年,天下太平,汉高祖">汉高祖刘邦">刘邦先后灭掉了项羽">项羽韩信">韩信彭越">彭越英布">英布等诸侯,又杀掉了反叛的卢绾">卢绾,可谓是武功达到了顶峰。

但是在跟匈奴人的对决中,一样被围困在白登山上。

到了汉武帝">汉武帝时期,由于汉朝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极大地恢复和提升。

所以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刘彻才得以有了充分的资金去扩展军备,发展骑兵。

在他麾下那些优秀的军事将领的打击下,匈奴人被打得七零八落,才有所收敛。

曾经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反映的是匈奴人和中原王朝斗智,最后输的一败涂地,铩羽而归。

“天心取米”的故事

汉武帝">汉武帝时期是反抗匈奴最频繁最有成效的时期,所以和匈奴人有关的故事就特别的多。

匈奴人派出了使者前往长安觐见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刘彻

面对着满朝文武大臣,他拿出了战书打算给刘彻">刘彻一个下马威。

只见战书上写着四个大大的汉字:“天心取米。”

看完这四个字之后,满朝文武各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中原王朝人才济济,岂能在自己的文化上被北方那些只懂得弯弓搭箭的野蛮人难倒?

最后皇榜被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揭下了。

汉武帝">汉武帝非常好奇,就问起这个小吏“天心取米”的含义。

小吏毕恭毕敬地答道:“陛下,依臣愚见,‘天’指的是天朝,就是咱们的大汉王朝;‘心’乃是心脏,对咱们国家来说也就是指咱们的长安城;‘取’就是夺取,‘米’指的就是陛下您。

汉武帝">汉武帝听闻大怒,心想着匈奴人不愧是化外之邦,不通礼仪,如果直接派兵进攻他们,显得自己在文化方面有所欠缺。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匈奴人玩起了哑谜,那么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汉武帝">汉武帝咨询小吏有什么破敌良方。

小吏微微一笑,拿起毛笔在每个汉字上面加上了一笔,结果“天心取米”就变成了“未必敢来”四个大字。

当这份改动之后的匈奴人的战书被拿给匈奴单于和文武大臣看的时候,匈奴人各个都吓破了胆,没想到汉朝竟然有如此奇人。

本来匈奴单于已经做好了攻打汉朝首都长安的准备,现在突遭变故,能够保住性命已经实属不易,哪里还有胆量敢于侵略。

在冷兵器的战场上,战斗的双方对武器装备和单兵素质要求很高,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能够通过几句文字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不正是《孙子兵法》中最高的境界么?

但是有一点令人疑惑的是,匈奴人是以骑射见长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不会去学习汉族的文字。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舍己之长,取己之短来挑衅汉武帝">汉武帝呢?

“兵者,诡道也!”自古匈奴人打仗都是采用偷袭,明目张胆两军对决这也只是出现在演义和评书里面。

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同样类似的故事出现在唐朝李白">李白和突厥使者身上,也出现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

这实在太令人感到怀疑了。

故事的内涵

这则故事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则故事,往往会忽略这两千年来中国在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心取米”仅仅是解放之后,国家推广的简体字。

别说在两千年前,中国流通的小篆体文字,就是解放前使用的繁体字,也不可能只用一笔就完成从“天心取米”到“未必敢来”的转变。

因此,这则故事应该是解放之后,人们虚构出来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一个小故事,历史上真实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种类似的故事,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我中原王朝乃是天朝大国,人才济济,任何宵小之徒,岂敢在我们国家班门弄斧,最后还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