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104岁老人逝世,组织公布了一份档案,子女才知父亲竟是抗日战斗英雄

104岁老人逝世,组织公布了一份档案,子女才知父亲竟是抗日战斗英雄

来源:历史知识网

2009年4月2日,远在四川大凉州的退休干部肖万世病逝,享年104岁。这位逝去的百岁老人,揭开了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在肖万世离世后,当地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一份关于老人的档案,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这位百岁老人,荣获10个一等功,12个二等功,是个战斗英雄。关于老人的传奇事迹,就连他的儿子也是在老人逝世后才得知,父亲竟然是大英雄。

心存抱负,投身游击队

1905年,肖万世出生在河北邢台的一个长工家庭,家里有兄弟姐妹5人,父母靠给地主做零工为生。肖万世的大哥和二哥一直是游击队队员,受家里人影响,肖万世也一直想投身革命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加入了当地游击队。

在当时的社会,既有肖万世这样志向远大的爱国之士,将全部身心投入党,投入到抗争中;也有许多自私自利、背叛人民的汉奸小人。这些出卖灵魂的汉奸小人,一次次通风报信,出卖民族同胞,1937年,汉奸向日寇通风报信,告发了肖万世所在的西由村。日寇出动大部队扫荡西由村,游击队在和日军作战中被打散,肖万世的两个哥哥,一个光荣牺牲,一个生死不明。而西由村全村村民包括肖万世的父母、妹妹,全被日军集中赶到一起活活烧死。

背负血海深仇,舍身搏杀屡立战功。

由于游击队被打散,肖万是跟随剩余的游击队队员整编加入了八路军。“多杀鬼子,为家人报仇,为父老乡亲报仇”。这是肖万世在打仗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打仗时肖万世经常第一个冲在前面,拿枪狂扫,没枪就用长矛刺,“不要命”的打法。还带着一个班去偷袭日军机场,炸掉七八架飞机等等,完全就是拿命拼。

那是1938年的一天,日军突然展开大规模围剿行动,而肖万世所在的部队被日军困在一个村子里,与日军进行了几天几夜的激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几百人的队伍只有五六十人突围出来。肖万世左胸不幸被子弹击中,是战友将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当时医疗条件极差,而且医用物资也少,做手术都没有麻醉药可用。肖万世就让医生将他绑在柱子上,硬取子弹。由于当时天冷,身上穿的是羊皮袄,被子弹击中之后,羊绒都渗进到了胸腔里,医生就只能用细细的铜丝穿进伤口里,将绒毛一点点的往外挑出。因为情况特殊,再加上医疗条件也差,至今仍有两块单片残存在肖万世体内,一直到他老去。

性情中人,敢作敢为。

1938年,担任排长的肖万世奉命率领全排押送12名日军军官俘虏。在队伍休整时,肖万世去上了个厕所的功夫,回来就傻了眼儿。对日军暴行气不过的战士们,趁他不在刺死了日军俘虏。毕竟在当时,日军惨无人道,大肆屠杀老百姓,很多战士的亲人朋友都死在日军的刀下,整个民族都痛恨小鬼子。而两军交战又不杀俘虏,看着这群做尽坏事的鬼子,战士们的心情也能理解。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理解战士们的心,但是纪律是不能破坏的,不然一个队伍很难成型。

由于肖万世和战士们严重违纪,按照军法是要执行枪决的,这时战友们纷纷站出来为肖万世说话,反对执行枪决的命令,幸好上级打来电话,撤销肖万世的排长一职,并要求他戴罪立功。

立功心切的肖万世,在一天夜里,带了一名战士,悄悄摸进了鬼子的一个炮楼,将里面的十几个鬼子全部杀掉,没费一兵一卒就缴获了十几支枪和大量弹药回来。听说他的丰功伟绩后,组织不仅没有因为肖万世擅自行动而处分他,反而将他提升为班长。

淡泊名利,深藏功与名。

肖老一生中参加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有肖万世奋勇杀敌的身影,可以说一生战斗史辉煌。

如此一位战功赫赫的人物,没有选择“站在台前”,去当一位令人敬仰、令人崇拜的大英雄,而是来到凉山洲做一名粮站站长,直到病逝,都在实心为人民办事。肖万世病逝后,组织向社会公布了肖老的功绩,除了那闪耀着光辉的五六十枚勋章,在尘封的档案袋里,还记载着他光辉的战绩:10个一等功,12个二等功。

很多人去问老人的儿子,有这么一个英雄父亲,心里是什么感想。老人的儿子们均说,他们也是才知道父亲的光辉过去,从前只知道父亲打过鬼子,但并不知道他立了这么多功劳,父亲也从未在他们面前提起过,而是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看到这,我们不禁感叹肖老的淡泊名利,从不将个人功绩挂在嘴里,而是踏实做事,真心为民。

在时代的洪流中,像肖万世这样为人民为国家默默付出的人有很多,他们不在乎个人得失,也从不将个人功绩挂在嘴边,哪怕一生默默无闻,也要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的生活增彩添色!为英雄致敬!为默默无闻的时代人物致敬!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