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汉代国宝“金缕玉衣”究竟为何人所有?它还有什么未解之谜?

汉代国宝“金缕玉衣”究竟为何人所有?它还有什么未解之谜?

来源:历史知识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轰动世界的金缕玉衣惊艳出世!当一件将玉片用金丝串起来的铠甲状物品,金玉相映,熠熠生辉地呈现出来时,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二日,河北考古学家在满城陵山发掘出了一批铜器,这批铜器属于西汉时期的中山国,于是将这些墓命名为“满城1号汉墓”。

那墓主人究竟是何人呢?

从汉墓的规格看,绝非一般贵族能够享有,唯有资格享有如此高规格的,只有中山王了。史载中山国存续150年,传位10代,那墓主会是哪一代中山王呢?

专家们在墓穴中发现一件盛酒用器具上刻铭文“中山内府铜坊一,卅四年”。汉武帝前,中国帝王没有年号,在位以年数计。“卅四年”显然是这位中山王的在位年数。

史载,10位中山王中只有第一代中山王刘胜在位42年,其余在位均不过30年,因此墓主人便是中山王刘胜

刘胜是什么人?大家对他或许不太熟悉,但我们熟悉他的一位大名鼎鼎的后代刘备。《三国演义》里,刘备常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这位中山靖王就是刘胜

满城汉墓的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睹这位诸侯王的豪奢生活。

满城1号汉墓全长51.7米,由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后室及环形回廊构成。墓中建筑与宫殿一样,有车马库、库房、木房石屋,尊贵气派、富丽堂皇。

还有为中山靖王准备的美食,两列一字排开的16座方形陶质大酒缸,在历经千年洗礼之后,缸中美酒早已挥发殆尽,缸壁上隐约可见酒干残余的痕迹。

1号墓的中室是靖王宴宾客、看演出的前厅,还有3顶精美帷帐,帷帐前是彩绘漆案,桌上有镶金边的漆耳杯,仿佛刚经历过一场觥筹交错的盛况。

更让人惊奇的是,考古人员还在淤土中发现了一些亮闪闪的细小银针,经进一步研究,确定它们是2000多年前的针灸使用工具。说明沉迷酒色的刘胜接受过针灸治疗。

中室之后是安置棺椁的后室,即靖王寝宫。寝宫大石门用汉白玉雕琢而成,极尽奢华。靖王汉白玉棺床位于后室北部,木质棺椁已腐朽,堆积着厚厚朽木灰。

考古人员将木灰一点点清理出来,一种莹润的绿色显露出来,还闪着光芒,怎么回事呢?待木灰被清理完毕,一件将玉片用金丝串起来的铠甲状物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件铠甲虽被棺木压扁,但金玉相映,熠熠生辉。如此随葬物,令在场考古人员都惊呆了,一时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何用。

在场考古专家,只得将情况报告给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郭沫若当即赶到了现场。经过与专家们的严谨讨论。

郭沫若认为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什么是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等死后的殓服,称玉匣。玉衣用金丝、银丝或铜丝将一片片四角有小孔的玉片编连起来人,按丝线不同分为金缕、银缕、铜缕玉衣。

像这样的高级殓服只出现于史书中,没想到居然在汉墓中发现了,意外惊喜,接着又出现了更大惊喜!

郭沫若发现刘胜墓北100多米山上石头被加工过,在和现场专家们讨论后,他指出西汉诸侯王陵多为夫妇合葬墓,下面很可能有一座王后陵寝。

于是,原考古队又对这块地域进行挖掘,结果真发现了一座新的大墓。经专家们考证,这正是刘胜妻子窦绾的墓,将其命名为“满城2号墓”。

2号墓与1号墓布局相似,精细程度超过1号墓。虽随葬品逊于1号墓,却也有很多精品。2号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朱雀铜灯都极为罕见,尤其朱雀衔环杯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王后墓后室同样摆放大量铜器、漆器。考古人员在棺底同样发现大量玉片。原来,窦绾使用的竟是一具有玉片镶嵌而成的玉棺。

更令人惊喜的是,考古者在玉棺中又发现了第2具金缕玉衣,与刘胜玉衣大体相似,同样被压扁重合在一起,玉衣上还有很多玉质饰品。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两件玉衣,发现刘胜玉衣由2498块玉片组成,长达1.88米,全部金丝加起重1千克;窦绾玉衣由2160块玉片组成,长1.72米。

两件玉衣都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子5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可分离,金光闪闪,十分精美。

那如此精美的玉衣,究竟怎么制成的呢?玉衣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其精密程度之高超、工艺流程之复杂,远超我们的想象。

据载,汉代制作一件玉衣,需耗费1名玉工10多年的心血。汉代玉衣大多由中央统一制作,然后由皇帝赏赐给诸侯王或功臣,毕竟国库耗费极大。

制作玉衣费时耗财,汉代为何还如此钟情于用它做殓服呢?

这主要源于古人的观念。古人认为玉凝聚了天地灵气,会让人尸身不腐、精气长存,由此皇帝、诸侯王都十分热衷死后用玉衣入殓下葬。

但玉衣非但没让帝王们不朽变成现实,反而为他们招来了盗墓毁尸的厄运。因此三国时曹丕下令禁止用玉衣入殓,玉衣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玉衣虽然未能承载起帝王们的不朽之梦,却成为了那个时代杰出艺术的代表,拥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但如此精美玉衣,究竟如何制作而成,仍然是谜~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