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将刘振华亲历抗美援朝第一仗

上将刘振华亲历抗美援朝第一仗

来源:历史知识网

——访原北京军区政委刘振华

陈辉

刘振华,山东省泰安县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分区副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时期任四十军一一八师政治部主任、师长。后任副军长、军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沈阳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一九六四年晋升少将军衔,一九八八年恢复军衔制后,被首批授予上将军衔。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北京西山脚下一个绿色环绕的小院,走访了北京军区原政委刘振华上将,请将军回忆了当年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第一仗。

当时任志愿军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的刘振华年仅28岁,如今将军已80高龄,满头银发,但对那场大长中国人民志气的朝鲜战争却记忆犹新:

1950年10月19日下午,鸭绿江畔风雨交加,在一片宽阔的沙场上,我们118师举行了庄严的出征誓师大会。当天晚上就通过了安东鸭绿江大桥,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为了防止敌人空袭,我们昼伏夜行。为了保密,无线电停止了收发报,我们连续急行军,一日百里,向朝鲜的球场、德川、宁远地区开进。24日晚,通过朝鲜北镇郡以西的大榆洞时,巧遇朝鲜人民军联络官。他告诉我们说中国作战部的同志在这里。于是,我们急令部队停止前进。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在朝鲜人民军的一位联络军官陪同下走进了大榆洞。

刘振华(前排右一)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到大榆洞后见到了彭总。见到了自己的部队,彭总十分高兴。他说,据侦察了解,“联合国军”一部正向大榆洞扑来。他指着军用地图严肃地说:当前局势十分严重,人民军已没有巩固的阵线,敌人进攻速度十分快,十分猖狂。

接着,彭总命令:你们师今晚不要走的太远,要准备打个预期遭遇战,在温井以西布个口袋,相机歼灭一部冒进之敌,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彭总最后说:你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我等着你们的胜利消息。

接到彭总的命令后,我们研究了作战部署,命令所属各团,在25日4时前占领阵地,准备打一个预期遭遇战。

我们师指挥所设在雨水洞以北483高地下边的一个独立人家中,我打电话给担任这次战斗主攻任务的354团政委陈耶,要他抓紧搞好战前动员,并对他说:“这是咱们出国的第一仗,打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军的士气,关系到军威、国威。所以,这第一仗一定要打好,向彭总报喜,向毛主席报喜!”

“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胜利完成任务,为咱们师立头功!”陈耶坚定地回答。

10月25日10时,354团团长褚传禹来电话报告:“敌人已进入我防地,我团是否出击?”

师长命令:“马上出击!”

我正准备到团里看看,还没迈出门口,敌人的一梭子弹就打了过来,幸亏我躲闪及时,没有伤着。我随部队出击,进入我设防的区域,打击敌人。

“敌人一个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已进入我们的埋伏圈,我们团已和敌人交了火。”褚传禹又来电话急促的报告说。师长大声命令,坚决歼灭这股敌人。

刹那间,在雨水洞和丰下洞一千多米宽的谷地里,枪声大作,炮火纷飞,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30多辆汽车被切成三段,兵力来不及展开,火炮来不及卸架,就报销。只有少数敌人慌忙地跳下车,利用沟渠进行抵抗。

我师官兵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将充当美韩军北犯“开路先锋”的南朝鲜军第6师2团3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全部消灭,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就是我40军抗美援朝的第一仗。

当战士们押着成群的俘虏走过来时,我发现其中有3名美军顾问。通过翻译,我审讯了一个叫赖特斯的美军少校军官,这家伙忙从军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印有8国文字的投降书,毕恭毕敬地递了过来,连连表示:“只要你们不杀我,我什么都可以告诉你们。”

我向他说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他表示相信。并说,他被俘以后,给中国士兵钢笔和金表都不要,证明你们中国军队是很仁义的。接着,他供认“他们和南朝鲜军这个先头部队是执行‘袭击金日成总部’任务的,但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中国军队,并当了俘虏’。”

首战告捷,全师官兵欢欣鼓舞,我们连续作战,当天夜里又同兄弟部队乘胜消灭了温井之敌。从而,揭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我们师荣获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后来,经党中央和毛主席批准,把1950年10月25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35年后,我任沈阳军区政委时,率领一个前志愿军代表团应邀访问朝鲜,参加朝鲜为志愿军入朝作战35周年举行的纪念活动,受到了金日成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交谈中,金主席得知我是当年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先锋部队成员,并参加过温井战斗,非常高兴,他让我讲述了当年的情景。

我简要地谈了首战温井的经过和美军顾问赖特斯的供词。然后说:“当时我们得知金主席和彭总在那里,所以,部队打得更加英勇。”

金日成频频点头,用中国话说:“是的,我当时就在大榆洞,和彭德怀同志在一起。当时的形势很严重,你们打得好,挡住了敌人。所以,我和全体朝鲜人民都非常感谢你们!”

晚年的刘振华上将回顾完当年的往事,将军挥动着有力的手势对我说:“一个民族要有骨气和志气,当年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美国,但我们是正义战争,我们的士气超过了美国。正是凭着民族的骨气和志气,我们战胜了强大的‘联合国军’,使百年耻辱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种精神财富要世世代代的相传下去!”

告别将军时,我被客厅中的一幅对联所吸引:“丹心扶社稷,铁骨护山河”,这幅对联不仅表达了将军的心声,也是当年千千万万志愿军官兵的写照。(完)

晨晖军事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留言板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