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现帝王墓,专家以为能收获满满,结果:寒酸程度不如一座地主坟

发现帝王墓,专家以为能收获满满,结果:寒酸程度不如一座地主坟

来源:历史知识网

自古以来,帝王墓的规模和陪葬品的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考古队一旦发现帝王墓,都会获益颇丰,但是也有例外。2009年,河南偃师南蔡庄一位农民在种地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座古墓,考古工作者勘察发现这竟然是一座帝王墓,但是当考古工作者进入墓室后却都面面相觑,因为这座帝王墓里的陪葬品过于寒酸,只有一些陶器、铁器等没有什么价值的文物,这哪里像是一座帝王陵,简直连一座地主坟都不如。那么,这是哪位帝王的陵墓,为何它会如此寒酸呢?

2009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南蔡庄的一位村民在自家田地里干活的时候,一锄头下去,突然锄头下边传来一声巨响,锄头上反弹回来的力量震得这位农民手生疼。他用锄头使劲挖了几下,竟然挖出了一块大石头,石头的上面布满了花纹。洛阳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十三朝古都,那里的每一座山上几乎都有古墓,因此洛阳附近的农民对古墓的认识都比较深刻。这位农民在仔细察看了那块带花纹的石头之后觉得下面应该还有东西,于是他顺着石头往下挖,没挖一会儿竟然挖到了一堵墓墙。这时,这位农民才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座普通的古墓。于是他立即掏出手机,给偃师文物局打电话报告了这一情况。

偃师文物局接到农民的报告之后,立即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勘察,发现这的确是一座古墓,由于已经挖到了古墓的墓墙,因此该古墓已经不具备原地保护的条件,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古墓,文物局向上级单位请示,决定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队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现这座古墓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从这座古墓的结构和规模判断,考古队的专家认为:这座古墓像是一座三国时期的帝王墓。这就意味着,这座古墓里应该会是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出土,想到这里,考古工作者们都很兴奋。经过数天的发掘,考古队队员们终于进入了墓室。

进入墓室之后,看到墓室里的情景,考古工作者原本激动兴奋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原来,这座古墓在此之前已经被盗墓贼洗劫过数次,墓中有价值的随葬品都已经被盗光了,只剩下一些简单的陶器和铁器。如果不是墓室中的块石碑。考古人员简直就不能相信这竟然真的是一座帝陵,它寒酸到连一座地主坟都不如。

那么,这座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呢?通过墓中石碑上的刻字,专家们得知这座古墓竟然真的是一座帝王陵,而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晋代开国皇帝司马炎的陵墓。别看这座帝王陵里的陪葬品如此寒酸,但是,司马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司马炎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司马炎是三国时期著名魏将司马懿的孙子,他的父亲司马昭也是一位历史名人,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就是他的父亲。虽然司马昭一心想当皇帝,但是他一直没有做成这件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模仿当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的方式胁迫魏元帝曹奂退位,司马炎建立了晋朝,改元泰始,成为了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

建立晋朝初期,司马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振兴经济,鼓励生育,促进了当时的人口增殖,使得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公元279年,司马炎发动了"晋灭吴之战",由于之前司马炎做了充足的准备,并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和战略方式,他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就灭掉了东吴,从此东吴的全部领土被纳入了晋国的版图,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终结。在这件事上,司马炎对中国历史是有功绩的,他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战乱,统一了全国。不过,灭掉东吴之后司马炎变得骄奢淫逸、怠惰政事,他死后诸王为争夺权力发生了内讧,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提到司马炎这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成语——“羊车望幸”。据说,司马炎做了皇帝之后广纳嫔妃,后宫佳丽数千人,因此每天晚上到哪个妃子那里去睡觉成了困扰他的一件事。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坐上羊车,让羊车在后宫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个宫苑的门口他就到哪个宫苑宠幸嫔妃。为了得到司马炎的宠幸,后宫的嫔妃也想出了一个对付司马炎的办法,她们将新鲜的蒿草插在门上,然后再在门前地上撒上盐水,因为羊喜欢盐水的味道,而且还喜欢吃蒿草,所以当羊走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停下来,这位嫔妃就能得到司马炎的宠幸。后来,人们把为了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宠爱,总结了成了一个成语——“羊车望幸”

司马炎其人在历史学家的眼里功过参半,但是,以他的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来说,他是功大于过的人。晋朝在他的治理下,结束了百余年的战乱,人口得到了繁衍,社会得到了进步。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享年55岁,司马炎死后就被葬在洛阳偃师。

司马炎的墓在此之前已经被盗墓贼洗劫过数次,墓中珍贵的文物早就丢失殆尽,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些陶器和铁器。但是,即便是这些陶器和铁器,依然对专家研究晋代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