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秦子婴是谁?

秦子婴是谁?

来源:历史知识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相应的,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这老哥心很大,说自己叫始皇帝,儿子是二世,孙子是三世,一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一样能持续千年不倒。

一般历史上像这么乱立旗子的就都没好下场,千年不倒的德三存在了12年,千年不倒的秦帝国也只经历了三代皇帝就变了颜色了。

我们会称胡亥秦二世,但很少称呼秦子婴为秦三世,他只在位46天,而且那时秦已经不是帝国了,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所以称呼子婴为秦王。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秦子婴和秦始皇以及胡亥是什么关系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史书,距离秦朝最近的史书就是《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按说应是第一手资料,但是遗憾的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加入了许多道听途说的传闻,简单说就是私货,因此显得不是那么的客观。举个例子,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病逝于沙丘,当天晚上,赵高李斯胡亥商议矫诏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这么隐秘的事,唯独让司马迁听到了。。。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因此,《史记》中存在许多前后矛盾的地方,关于胡亥即位的年龄司马迁就自己写岔了,一会儿说他是21岁,一会儿说他是12岁。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

二世生十二年而立。

有关子婴的身份,《史记》中也给出了三个互不统一的结论:一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是胡亥的儿子,或者是扶苏的儿子;一说子婴是胡亥的哥哥;一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是公子子楚的儿子,胡亥的叔叔。

要解开子婴身份的谜,首先要先确定胡亥即位时的年龄,即上面提到的21岁和12岁究竟哪个是真的。

我个人倾向于是12岁,原因有二。

一是从秦始皇的年龄推断。秦始皇驾崩时49岁,而胡亥是他的小儿子,如果当时21岁的话,也就是说,秦始皇从28岁以后就没再生过孩子,秦始皇一生一共有30个孩子,如果这30人全都出生在秦始皇28岁以前,实在太匪夷所思。

二是从赵高专权推断。赵高指鹿为马大家都知道,而胡亥自然不是傻子,不是喝粥的晋惠帝秦始皇也是因为他聪明才喜欢他,一个21岁的聪明人,不可能被赵高指鹿为马,那么他只可能是12岁。

既然确定了胡亥即位的年龄,他当了3年皇帝,最后被逼自杀时是15岁,15岁的小孩,不可能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即子婴),而且子婴诛杀赵高时是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商量的,所以有关子婴是胡亥儿子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

同理,扶苏也不可能有这么一个成年的儿子,先是岁数不对,扶苏自杀时大概30多岁,不可能有一个成年儿子,而且扶苏胡亥最大的威胁,胡亥能逼扶苏自杀,也肯定会逼扶苏的儿子自杀才对。

再看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的说法,其实也是不成立的。秦始皇驾崩的那个晚上,赵高李斯密谋拥立胡亥,之后赵高就建议胡亥杀掉秦始皇的其他儿子:

赵高曰)。。。“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於此。”

都灭大臣远骨肉了,胡亥的哥哥们纷纷被杀,连胡亥的姐姐十公主都不放过,如果子婴也是胡亥的哥哥,肯定也是要被杀的。

之后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子婴是胡亥的叔叔。

还是要论证一下,有关秦始皇的父亲是谁也是个千古八卦,正史观点是子楚的孩子,野史则说是子楚喜当爹,赵姬当时怀着吕不韦的孩子嫁给了子楚。但是不管怎么说,子楚是有后代的,秦庄襄王时期嬴政(当时不能叫秦始皇)和他的所谓同父异母弟弟成蟜(jiǎo)一起被册封,嬴政被封为世子,成蟜是长安君,由此可见,子楚是有生育能力的,他能生成蟜,也一定能生子婴。

子楚是在嬴政2岁的时候跑回秦国的,在嬴政11岁的时候去世,中间有9年的时间,推断子婴的年龄,最大比秦始皇小3岁,最小比秦始皇小12岁,秦始皇驾崩时是49岁,当时子婴的岁数应该是37至46岁,往后推3年到了胡亥被逼自杀的时候,子婴应该是40岁到49岁之间,完全有可能有两个可以参与谋事的儿子,这样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当然如果跳出《史记》的束缚,其实还有子婴是子楚弟弟的儿子,秦始皇的堂弟或者是庄襄王哥哥的孙子,秦始皇的堂侄,不过有关的推测缺乏史料依据,这里就不深入展开了。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