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李鸿章作为晚清权臣,也曾是慈禧太后所倚仗的股肱之臣。虽然在历史上李中堂是一个毁誉参半、争议颇多的人物,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分析,李鸿章纵然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陷,可他创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筹划海军事务,不仅如此,他还主张派遣留学生远赴北美和欧洲进行交流考察。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有了他的不懈努力,才勉强使晚清得以苟延残喘到20世纪初期。
01
李鸿章一生充满传奇,由于时代与大环境使然,他并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虽然极力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却由于各种各样无法克制的因素而一次又一次失败。李鸿章是个人物,那么,他的家庭和家人们又是怎样的呢?这个为晚清尽心尽力了一辈子的大人,他的家庭还是很值得考究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发成熟,曾经尘封于历史中的谜团附着一张又一张的老照片被还原、被解读。李鸿章虽然是晚清顽固官僚的典型代表,但他的家人却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首先,中堂大人一生共有两位妻子,其中原配夫人对他的仕途和帮助最大。古人云:“糟糠之妻不下堂。”李鸿章同样也是如此,1844年他与原配夫人周氏结成正果。当年李鸿章家庭条件一般,在求学时也不是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但是老师却慧眼识人,一眼看出李鸿章并非“池中之鱼”,恰逢周氏正是李鸿章老师的侄孙女,于是,在老师的牵线搭桥下,两人终于从相识相恋到最后步入婚姻殿堂。
成婚后,周氏为了李鸿章的事业尽心尽力,终于丈夫高中状元,眼看小两口的日子即将迈上新台阶时,周氏却在这个时候病倒了。无独有偶,李鸿章在这个时候与恩师曾国藩发生了一点政治上的矛盾,虽然曾国藩很是欣赏李鸿章的才学气质,但后者还是选择回到南昌照顾重病中的周氏,一向在家中任劳任怨深受长辈喜欢的周氏,终于还是在1861年离开了她热爱的丈夫和家庭,此事对李鸿章打击很大。
02
周氏虽然病逝,却给李鸿章留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要知道古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李鸿章如果没有儿子为家族延续香火将会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考虑到这件事,李鸿章决定找其他人续弦,这个时候一位名叫赵小莲的年轻女子进入了他的视野。
与原配夫人周氏不同,这个赵小莲来头不小,她出生于名门之后,可以说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有学识有修养的女性,也正因为生活环境的作用,赵小莲发誓“此生非将才不嫁”,而李鸿章的到来,很显然符合赵小莲的择偶标准。
当时,李鸿章的大哥看出了小弟的心思,于是主动上门提亲,彼时李鸿章也是过了40的中年大叔,而赵小莲芳龄24,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女性24岁正是年轻大好年华时刻,但在那个封建保守的年代,女人24岁还没有出嫁实属另类,容易被人说三道四。
两人结婚后,李鸿章飞黄腾达,转眼间便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座上宾”,而赵小莲在家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这种情况尤其在她为李鸿章生下儿子之后。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官场失意的他,还收到了爱妻赵小莲的死讯,从此李鸿章一蹶不振,事业上再无建树。
结语
从近年来史学家通过高科技手段还原的老照片来看,李鸿章的两位夫人各有特点,周氏虽然美貌不及赵小莲,但却是典型的持家型好女人的代表。赵小莲则生的一副鹅蛋脸,在古代这可是女性福气的象征,而两人之后的历史也确实证明了赵小莲有着旺夫命。唯一的遗憾是,赵小莲为李鸿章生下的儿子能力平庸,很快便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不见,虽然李鸿章之子备受朝野内外关注,却无奈泯然众人矣。李鸿章对外着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外交官和统帅,然受制于国内外无法扭转的差距和大背景,李鸿章可谓是生不逢时。但换个角度来看,即便是前方路上荆棘丛生,李鸿章仍然在逆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这一点还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