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上十大毁于北方外患的王朝

历史上十大毁于北方外患的王朝

来源:历史知识网

历史上,自商周开始,一直到明代,对于中原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王朝政权来说,威胁最大的一直都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因为生活环境的迥异,北方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的物产和轻工业制品稀缺,所以总是习惯性地南下争夺物资,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所以,自战国时期的燕、赵开始,历经秦汉两代,一直到大明王朝,修筑长城乃是王朝稳固的重中之重。但是一直到大清统一蒙古之前,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数千年来总是摩擦不断,虽然曾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和平共处,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和对抗。

游牧骑兵

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也有过北伐的经历,如西汉霍去病封狼居胥、卫青直捣漠北王庭,曹魏大军大败乌桓,隋炀帝铁甲骑兵重创突厥,李靖李勣横荡漠北瀚海,徐达蓝玉朱棣横扫北元和鞑靼。

但是此消彼长,万物之理。在中原王朝衰落之时,北方游牧民族也会抓住时机,趁虚而入,所以,中原王朝也有过汉高祖白登之困、唐太宗渭水之耻、南宋绍兴和议、大明王朝土木堡之变和己巳之变。在中原暗弱之时,北方游牧民族便南下,掠夺土地人口和富饶的物产,甚至替中原政权改朝换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毁亡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王朝政权!

烽火戏诸侯、犬戎灭西周

1、西周

西周,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处于奴隶制度的末期,社会生产力得以巨大的提高,礼法、宗法和各种制度渐渐成熟,井田制度广泛运用,农业发展有所进步,文化和音乐也有了突破性发展,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昌盛奠定了基础。

但是,西周末年,也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低谷期,彼时,天下各诸侯各行其是,相互攻伐,不尊王命,也不团结。所以南方的蛮族和北方狄人从两面不断吞并华夏领土,白狄兵临黄河,楚国染指河南,致使华夏文明命悬一线。而西周后期数代君王,都常年与狄人相抗争,连年征战不断。

周幽王时代,来自北方的威胁更大,犬戎已经突破了高平等地,可以在关中平原自由进出。随着西周屡次征讨西戎失败,致使国家愈发式微。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自此便宣告灭亡。

前赵灭西晋

2、西晋

西晋,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极低的一个王朝,被称为引发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百年大动乱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罪魁祸首。但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承接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西晋虽然国祚短暂,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

西晋一朝,积极倡导游牧民族内迁,造成了很是恶劣的影响。在经历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后,西晋羸弱不堪,国家难以为继。然后北方游牧民族连续发难,最终一举灭亡了西晋。而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内迁的匈奴,首先是刘渊割据建立汉国,然后雄踞河北,吞并并州,屡次进攻洛阳,大军常年兵临荆州地区。

刘聪即位之后,汉赵政权更是强势,首先是攻破洛阳,逼得晋朝残余西迁关中,然后在刘曜等人的努力下,历经数年,终于拿下关中,攻破长安,俘晋帝而亡西晋。华夏自此陷入了数百年乱世之中。

冉闵兵败

3、冉魏

后赵末年,一代猛人石虎去世,诸王争立,互相残杀。而石虎养孙冉闵趁后赵内乱,在取得大司马李农的帮助之后,发动政变,改立石鉴为皇帝,掌握大权。为了稳固统治,随即施行杀胡令,在邺城屠杀羯人数以十万计,建立了冉魏政权。

而后赵残余势力石祗也在襄国也拉起了一竿子政权,冉魏与石祗长时间拉锯,给了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慕容氏南下的机会。鲜卑骑兵在慕容恪和慕容评的统领下,先占据蓟州,然后拿下几座极具战略意义的城池,随即展开和冉魏的大决战。

冉闵在先后击败石祗刘显张贺度部等势力之后,手握三十万重兵,开始有些轻敌,于是亲自统帅大军北上,与前燕展开了一场事关华夏未来数十年命运的大决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前燕灭冉魏之战。

慕容恪充分利用冉闵勇武却不善谋略的人物设定,巧妙布局,先是屡战屡败,将冉魏精锐大军诱入林地,然后再利用连环马之策,令冉魏大军疲惫不堪,然后出动骑兵将冉魏大军分裂成三部分,令冉魏精锐大军无法突围。然后等万事俱备之后,以逸待劳,一战大破冉魏军队,俘虏冉闵,冉魏随即在不久后灭亡。

契丹南下

4、后唐

后唐在唐明宗李嗣源去世之后,太子李从厚继任皇帝位,但是李从厚对掌握重兵且割据一方的义兄李从珂很是猜忌,于是外调其子,内召其女,以此来打压李从珂李从珂乃是一代名将,英勇善战,且颇得人心,李从厚鉴于此,就想将李从珂调换封地,从凤翔调往河东。

李从珂深感不安,于是在谋士劝诫之下,起兵造反。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下洛阳,在群臣劝进之下,登基为帝。但是李从珂的登基,引发了竞争对手石敬瑭的不满,两人曾同是李嗣源帐下猛将,相互之间都有忌惮,李从珂登基之后猜忌石敬瑭,而石敬瑭亦是不甘于李从珂之下,于是两人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随即展开。

随着两人矛盾的公开化,一场大战随即展开,李从珂率领张敬达等诸侯联军进攻石敬瑭石敬瑭自知不敌,随即向北方的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当年被李存勖摁在地上摩擦的契丹一听说有这等好事,随即派遣五万大军南下。

李从珂联军与石敬瑭大战,取得了很大优势,正当双方打得难舍难分之时,五万契丹精锐突然出现,李从珂联军本就各怀鬼胎,见到契丹大军,各方为了保存实力,随即有了别的想法,正因为此,李从珂在团柏谷惨败,随即逃回洛阳,在石敬瑭和契丹大军逼近时,自焚而死。

石敬瑭

5、后晋

石敬瑭借用契丹大军取代后唐建立后晋之后,一直向契丹称臣,自称儿皇帝,并且割让了燕云十六州,此举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这当中还包括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石敬瑭一生共有六子,但是大都早夭,去世之时,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而当时石重睿年仅六七岁。所以以冯道为首的大臣则立石重贵为帝。

石重贵也算是血性男儿,在众将的拥簇下,不再向契丹称臣,随后四年,后晋与契丹摩擦不断。在众将和全体军民的努力下,曾两次大败契丹军队。后来,石重贵盲目自大,派遣大军北上,表示要“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

奈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后晋大军北上途中,大将杜重威临阵带领十万大军投降,另一将领张彦泽引兵南下,直趋汴梁,并破城囚禁了石重贵,随后契丹南下开封,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

完颜阿骨打灭辽

6、辽

辽国,本是横行于草原的游牧民族,自耶律阿保机时代开始,便在保留原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汉化。国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来占据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在河北一带对峙,成为一个中原式的封建王朝。

而强盛一时的大辽,在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南方边境安稳,宋辽之间贸易往来便利,近百年几乎就没有打过什么仗,不仅造就了繁华无双的北宋王朝,而辽国也是一片繁荣。而辽国繁荣的背后,便是随之而来贵族的贪腐,军队的腐化。曾经强悍的铁林军早已不再,而东北地区,常年受到辽国压制的少数民族女真,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起兵反辽。

从千人队伍发展到近万,攻下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黄龙府,并建立了金国,随后大军南下,历经三场重要的大战役,一举灭掉了曾经疆域广袤无比,拥兵数十万的巨无霸帝国辽国。

靖康之变

7、北宋

北宋,乃是我国历史上最繁华最富有的王朝,文化昌盛,百姓富足,甚至已经发展到了萌生资本主义的边缘。但是北宋末年却有着一件极其错误的决策,那就是联女真灭辽,直接导致了宋辽两国相继灭亡。

当崛起的女真灭掉大辽之后,很自然就将目光投入到南方更加富饶的北宋身上。而此时的北宋,因为童贯蔡京等人的胡作非为,已经羸弱到了极点。在本就没有天险可守的情况下,自然抵不住南下的女真骑兵。

随后女真南下,面对宋钦宗的一系列惊为天人的操作,轻松就拿下了开封城。随后就是深深烙印在华夏民族历史上的大事件,靖康之耻。女真不仅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宗室贵族数千人北上,更是在开封建立张邦昌伪楚政权,自此女真势力横行中原,曾无比繁荣富贵的北宋王朝自此灭亡。

野狐岭之战

8、金

灭亡北宋之后的金,与南宋划淮河而治,在经过初期的几番大战之后,南宋和金国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势,虽然偶尔有互相攻伐,但是都没有对边界线造成太大的改变。而金国在入主中原之后,也开始了大规模汉化,国家治理还算过得去,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恢复,金国极盛时,也有着数千万人口和比较深厚的文化。

但是金国,自始自终都不是草原游牧民族,他们更崇尚农耕文明一些,所以对北方草原的一切都倍加关注,所以早期对蒙古施行残酷的减丁政策。此举引发了蒙古人世代的仇恨,终于,蒙古历经磨难,最终在铁木真的带领下,蒙古草原各部实现了一统。

而统一的蒙古直接威胁到了金国的统治,金军就想在蒙古还未完全安排妥当之时,解决掉这个未来的强敌。但是后崛起的蒙古明显上限更高,在野狐岭之战后,持续不断地进攻金国,金国领土不断丢失,最后在丢掉陕西与河南之后,被蒙古所灭。

崖山海战

9、南宋

南宋,北宋灭亡之后,宗室在江南建立的一个偏安王朝,南宋历史上,虽然地域狭小,但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对江南进行了更大程度大开发,另外,南宋经济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南宋在金国灭亡之后,独自面对着蒙古大军,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抵抗之后,北宋最终还是没能挡住蒙古大军的进攻,最终襄阳城破,蒙元大举南下,宋氏虽然且战且退,负隅顽抗,最终还是被元朝大军所灭。徒留下陆秀夫在崖山海战之后背负小皇帝跳海的壮烈尾声。

南明后期

10、南明

明朝从开国到灭亡,一直存在着北方的强敌的巨大威胁,从最开始的北元,到后来的瓦剌和鞑靼,以及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女真。所以,明朝被称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虽然明朝末年,承受着北方的巨大威胁,但是真正灭亡大明王朝的却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随后吴三桂冲冠一怒,多尔衮大军入关,进驻北京,建立了满清政权。

而明朝残余势力在南京重建朝廷,史称南明,南明在历史上存在了近二十年,但是腐朽的朝廷,无能的文官,伤及根本的内部斗争,致使南明在与清军交战之时,节节败退,从坐拥大半个天下,到最后在中国无处容身,流亡缅甸。最终永历帝无处可去,被吴三桂剿灭了。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