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职官部·卷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太尉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命太尉赞杰俊。(蔡邕《章句》曰:太尉,卿官。)
《春秋运斗枢》曰:赤龙负图以出河,见尧与太尉舜等百二十臣集发藏大麓。
《春秋合诚图》曰:尧坐中舟,与太尉舜临观凤皇授图。
《史记》曰: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
《汉书》曰:太尉,秦官也,掌武事。
又曰:高祖言周勃重厚而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为太尉。
《东观汉记》曰:刘彪,字智伯,为太尉,在位清白廉让以率下。
又曰:张辅,字孟侯。为太尉,父尚在。辅每迁转,乃一到雒,父来,适会正腊,公卿罢朝,俱贺岁,奉酒上辅父寿,极欣燕,莫不嘉其荣也。
《后汉书》曰:杨震,字伯起,尝客於湖鳣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励志逾笃。后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凡鳣者,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果位至太尉。
又曰:刘宽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令讲经,宽尝於坐被酒睡伏。(被,加也。为酒所加也。)帝问:"太尉醉耶?"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又曰:张禹为太尉,时连岁灾荒,府藏空虚。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廪假。(廪,给也。假,贷也。)许之。
又曰:杨震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於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惟传上意耳。"(言非已本心传在上之意。)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固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又《宦者传》曰:曹嵩,灵帝时贷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
《续汉书·百官志》曰:太尉一人,掌方岳事物、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世祖即位为大司马。
又曰:太尉,郊庙掌亚献、大丧,告谥南郊。
又曰:王龚为太尉,在位恭慎。自非公事,不通州郡书记;其所辟命,皆海内长者。
谢承《后汉书》曰:郑弘为临淮太守,行春,有二白鹿随车夹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鹿为吉凶,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当为宰相。"弘后果为太尉。
又曰:陈蕃拜太尉,临朝叹曰:"黄宪若在,不敢先佩印绶。"
又曰:郑弘,字巨君,为太尉,举将第五伦为司空,班位在下,每正朝见弘,曲躬自卑。帝知,遂置云母屏风分隔之,由此以为故事。
又曰:京兆朱宠,字仲威。为太尉,家贫,食脱粟饭,卧布被,朝廷赐锦被粱肉,皆不敢当。
华峤《后汉书》曰:安帝即位,太尉徐防以灾异寇贼策免就国。凡三公以灾免,自防始也。
袁山松《后汉书》曰:太尉刘虞让位於羊续。灵帝时为三公者,皆输礼钱千万,续举褞袍以示之曰:"臣之所有,惟此而已。"遂不代虞。
张璠《汉记》曰:杨秉,字叔卿,为太尉,常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天下称为名公。
《汉书·百官表》曰: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周勃、灌婴、周亚夫等为之。
又《百官表注》曰:太尉,古官也。自上安下曰尉,故官以为号。
应劭《汉官仪》曰:章帝诏曰:"司空牟融典职六年,勤劳不怠,其以融为太尉,录尚书事。"
又曰:《冲帝册书》曰:太尉赵峻,贰掌枢衡,有匪石不贰之心。
又曰:三公,国之桢幹,朝廷取正,以成断金。大司农李固,公侯之苗,忠正不挠,有史鱼之风,其以固为太尉。
又曰:河间相张衡说明帝,以为司徒、司空府已荣,欲更治太尉府,府公南阳赵喜也。西曹掾安众郑均素好名节,以为朝廷新造北宫,整饬宫寺。今府本馆陶公主第舍,员职鲜少,自足相授喜,表陈之,即见听许。其冬,帝幸辟雍,历二府,光观壮丽,而太尉府独卑陋。显宗东顾叹息曰:"屠牛纵酒,勿令乞儿为宰。"
《汉官典职》曰:太尉,孝文三年置,七年省。武帝建元二年置,五年复省,更名大司马。建武二十七年复置太尉。
《魏志》曰:文帝践祚,锺繇迁太尉。时华歆、王朗并先世名臣,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日殆难继矣。"
又曰:华歆拜太尉。歆疾,乞退,让位於管宁,文帝不许。临当大会,乃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谕旨曰:"朕新莅庶事,一日万机,惧听断之不明,赖有德之臣,左右朕躬。君其力疾就会,以惠予一人。"将立几筵,命百官总已,以须君到,然后御坐。
又曰:邓艾,字士载。既平刘禅,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斩鲸鲵,使僣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擒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
(又)〔晋书〕曰:王祥,字休征,为太尉。司马文王进爵为王,祥与司徒何曾、司空荀顗并诣王。顗曰:"相王尊重,今可相率而拜。"祥曰:"相国势位诚为尊贵,然乃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列大同,安有天子三司可辄拜人者耶!损魏朝之美,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荀顗遂拜,祥独长揖。文王谓祥曰:"然后知君子见顾之重。"
《吴志》曰:孙皓诏曰:"范慎勋德俱茂,朕所敬凭,宜登上公以副众望,可为太尉。"
《晋中兴书》曰:郄鉴为太尉,虽在公位,冲心愈约,劳谦日仄,诵玩坟索,自少及长,身无择行。家本书生,后因丧乱,解巾从戎,非其本愿,常怀慨然。咸康五年秋寝疾,上疏逊位,优诏不许。
又曰:桓温授侍中、太尉,固让不受。旬月之中,使者八至,轺轩相望於道,温遂亲职。
谢灵运《晋书》曰:秦有太尉掌兵,汉仍修之,或置或省。是故司马之官,主九伐之职。
《齐职仪》曰:魏文黄初二年,日蚀,奏免太尉贾诩。诏:天地灾害,责在朕躬,勿贬三公,遂为永制。
《五代史·后唐书》:庄宗御文明殿,册齐王张全义为守,太尉如常。仪礼毕,全义於尚书都省领事,宰臣群官在列,左谏议窦专不降阶,为御史所劾。专援引旧典以对。时宰臣不记故事,无能诘责,寝而不行。
《汝南先贤传》曰:陈蕃拜太尉,让曰:"齐七政、训五兵,臣不如议郎王畅。"
《天文录》曰:三公星在北斗杓南,主宣德化,和阴阳,若今之太尉、司空之象也。
挚虞《册陇王太尉文》曰:朕惟君行为时表,亲则宗臣,论道经邦,保乂皇家,是用进登上台。
○司徒上
《尚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五品,五常。逊,顺也。)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五常之教,务在宽也。)
《礼记王制》曰: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民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黜恶。(司徒,地官,卿掌邦教也。)
又《月令》曰:孟夏之月,司徒行县鄙。(蔡邕《月令章句》曰:司徒,教官也。)
又曰:契为司徒而民成,谓知五教之礼也。
《毛诗·缁衣》曰: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周礼》曰: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扰,亦安也。)
又曰: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又《地官》曰:大司徒之职,凡建邦国以土圭之法,土其地而制其域。(土其地,犹言度其地也。)
又曰:大司徒之职,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礼所以节止民之侈伪,使其行得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乐所以荡正民情思,使其心应和也。)
又《地官》曰:大司徒之职,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保息,谓安之也。慈幼,谓爱幼少也。)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安富,谓平其徭役,不专取。)
《春秋传》曰:祝鸠氏,司徒也。
《尚书·大传》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则责司徒。
《韩诗外传》曰: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人怨其上,则责之司徒。
《论语摘辅像》曰:仲尼为素王,颜渊为司徒。
《家语》曰:地宜不殖,则物不蓄,万民饥寒,教训不行,风俗淫僻,人民流散,曰危。危则饬司徒。(饬,谓整摄。)
《汉书》曰:祝良,字仲子,东海人,为大司徒。鲍恢为长史,以事至东海,过其家,见良妻布衣徒跣,曳柴从田中归。恢告曰:"我司徒史也,故来授书,欲见夫人。"妻曰:"妾是也。若掾耶?"恢下拜之,叹息而归。
《东观汉记》曰:邓禹为司徒,讨赤眉不以时进,光武与书曰:司徒,尧也;赤眉,桀也。今长安饥民,孰不延望?
又曰:袁安为司徒,每朝会忧念王室,未尝不流涕。
又曰:郭丹为司徒,在朝,名清廉公正。
《后汉书》曰:蔡茂,字子礼。代戴涉为司徒,在职清俭匪懈。茂初在广汉,梦在大殿之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主簿郭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官府之形像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其中穗,中台之位也。於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以得禄秩也。衮职有缺,君其补之。"旬月而茂征焉,辟贺为掾。
又曰:光武即位高邑,使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策曰:"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今遣奉车骑都尉授印绶封为酂侯,邑万户,其敬之哉!"禹时年二十四。
又曰:范迁为司徒,有宅数亩,田不过一顷,复推与兄子。其妻常谓曰:君有四子而无立锥之地。
又曰:张湛称疾不朝,后大司徒戴涉被诛,(涉字叔平,冀州清河人也。坐所举人盗金下狱。)帝强起湛以代之。湛至朝堂,遗失溲便,(溲,小便也。溲音所流反。)因自陈疾笃,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
又曰:冯勤迁司徒。先是,三公多见罪退,帝贤勤,欲令以善自终。因宴见从容戒之曰:"朱浮,上不忠於君,下陵轹同列,竟以中伤至今。"(朱浮为大司空,坐卖弄国恩免。又为陵轹同列,帝衔之,惜其功,不忍加罪。)死生吉凶未可知,岂不惜哉!人臣放逐受诛,虽复追加赏赐赙祭,不足以偿不訾之身。(訾,量也。言无量可比之,贵重之极也。訾与资同。)忠臣孝子,览照前代以为鉴诫,能尽忠於国,事君无二,则爵赏光乎当代,功名列於不朽,可不勉哉!"勤愈恭约尽忠,号称任职。
又曰:宣秉,字巨公,拜大司徒,所得俸禄以收养亲族,自无担石之储。
又曰:鲍昱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
又曰:司徒公一人,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奉其殿最而行赏;凡郊祀之事,掌牲视濯。
谢承《后汉书》曰:刘宠为司徒,卧粗布被。
《汉官典职》曰:司徒,本丞相官,哀帝改为大司徒,主司徒众,驯五品,府与苍龙阙对。厌於尊者,不敢称府也。
《魏志》曰:华歆,字子鱼。拜司徒。歆素贫,禄赐以赈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惟歆出而嫁之。帝叹息,下诏曰:"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今太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
又曰:黄初元年,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奉常郎中令为大司农。
《魏名臣奏》曰:黄门杜恕奏曰:汉故事,人民病疾,责之司徒。
《蜀志》曰:许靖,字文休。及先主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徨徨,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哉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纳诱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
《吴录》曰:丁固为司徒,初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年,吾当为公乎?"遂如梦焉。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