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王棨是晚唐写律赋最多的一个人,那么王棨的《凉风至赋》写的是什么内容?怎么翻译?其实这篇赋在内容上相当集中,主要是写秋风以及秋风带给万物和人的影响变化。
原文
龙火西流,凉风报秋。届肃杀而金方气劲,夺赫曦而朱夏威收。五夜潜生,闻桂枝而骚屑;千门溥至,觉玉宇以飗。于时北斗杓移,西郊礼毕。蓐收行少昊之令,夷则代林钟之律。飒尔斯风,生乎是日。俄而徹郁蒸,扬憀栗。减庭草以芳靡,掠林梢而声疾。由是淅沥晴景,浸淫暮天,起苹叶而有准,应葭灰而罔。
无近无远,凄然凛然。倏摇曳于红梁,潜催归燕;乍披离于碧树,渐息鸣蝉。然后扫荡千山,萧条万里。飘爽气以极目,厉秋声而盈耳。恨添壮士,朝晴而易水寒生;愁杀骚人,落日而洞庭波起。但远戍烟薄,遥村杵频。磨玉蟾而月色初莹,泛瑶瑟而商弦乍新。虚槛清冷,颇惬开襟之子;衡门凄紧,偏惊无褐之人。北牖闲眠,西园夜宴。红蕖将碧蕙香减,珍簟与纤絺色变。张翰庭前暗度,正忆鲈鱼;班姬帐下爰来,已悲纨扇。故得苦雾晨卷,蒸云昼销。悄丝管于上官,陈娥翠敛;飐檐楹于华省,潘鬓霜凋。既而冷遍中原,阴生兑位。几人离避暑之所,何处轸悲秋之思。虽令蛩响东壁,鸿辞边地,又安得吹赋客而促征车,自是功名之不遂。
翻译
龙宿的大火星向西流,凉风吹来报秋。到了萧条万物时候西风强劲,夺去炎热使夏日之威敛收。五夜里暗地生成,可以听到桂枝摇动;遍至万户千门,使人觉得天地间都是风声。此时北斗柄西移,西郊迎气礼已毕。蓐收施行少昊的节令,夷则律代替了林钟律。飒飒秋风,生成于这样的日子。很快就除去郁热蒸腾,引起人们凄怆之情。由此风声淅沥晴景,浸淫暮天。发自苹叶之间而有准信,感应律管中的葭灰而无差错。无论近无论远,都凄凄然凛凛然。倏然在红梁中摇曳,暗中催促归燕;猝然在碧树中散乱,渐使鸣蝉声息。然后扫荡千山,萧条万里。飘扬爽气使人可极目,凄厉秋声已盈人之耳。使壮士添恨,朝日晴朗易水生寒;使骚人愁煞,暮天落日洞庭起波。但见远处烽火台烽烟淡薄,但闻远村中杵声频送。磨荡月亮使月亮开始晶莹,普泛瑶瑟令商弦乍传新声。空虚的栏槛清冷,颇使披襟的王孙公子惬意;简陋的衡门凄紧,偏令粗布短衣之人恐惊。或在北窗下闲眠,或在西园中夜宴。红荷带着碧蕙芳香减损,珍簟与同纤絺颜色生变。暗地里吹过张翰庭前,他正忆起鲈鱼;才来到班姬帐下,她已悲伤于纨扇。故得清晨卷走苦雾,白日尽销蒸云。望去林梢轻轻摇动,梦后窗外风声萧萧。在深宫中使丝管声寂,陈娥翠眉攒敛;在华省中乱飐檐楹,潘岳鬓发霜凋。很快就冷遍中原,阴气生于兑位。几人离开了避暑的处所,何处顾怜悲秋的情思。虽然使蟋蟀在东墙下鸣叫,使鸿雁离开了边地,却怎能吹动贡士催促他的征车?自然功名之念就不能实现了。
赏析
赋中言“恨添壮士,朝晴而易水寒生;愁杀骚人,落日而洞庭波起”,用了荆轲和屈原的故事,这除了写秋风之外,似乎还有些个人的感受寓在里面。《史记·刺客列传》写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与秦舞阳西去秦国刺秦王政,燕太子丹在他们出发之前于易水旁为他们饯行,席间高渐离击筑,荆轲唱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慷慨悲壮,天地为之变色。又《史记·屈原列传》写屈原被楚王放逐,忧愁郁思,行吟泽畔,颜色枯槁,对于楚王听信党人的谗言、不察自己的忠心贞正万分痛苦,终于无可告溯,怀愤而自投泪罗。赋中用了这两个典故,表面上是通过荆轲、屈原的遭遇以及他们的慷慨悲愁写秋风,写秋风引起的人的情感变化,在深层,隐藏着作者忧世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晚唐政治局面的担忧,对那些骄横跋扈的藩镇军阀的倒行逆施的愤慨,流露出了作者在王朝末世产生的哀愁。至于“虚槛清冷,颇惬开襟之子;衡门凄紧,偏惊无褐之人”,将上层王孙公子与下层士人对比着写,表现他们在秋风中的不同感受,则传达出作者对下层士人困苦的关注与同情,虽然这很微弱,但似乎不能抹煞。这些对王朝前途的担忧、对藩镇跋扈的愤慨、对下层士人的同情的情感,是可贵的,使赋的内容显得深厚了些。
赋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风是无形而难以把握的东西,想描摹它并使它给人以具体生动的感受,比较困难。但读了这篇赋之后,你似乎可以说基本上把握了对秋风的感受,加深了对秋风的认知。为什么呢?因为王棨在赋中把秋风写得较为具体生动。能把无形而难以把握的秋风写到如此,秘诀在哪里呢?前已说过,中国最早在文学中表现风的是宋玉,他在《风赋》中开创了表现风这种无形事物的不二法门,那就是除了以较少的笔墨对风本身加以揭示以外,以主要的精神、大量的笔墨去写风产生的影响,从而给人以具体感受。这是借彼以言此。王棨这篇赋写秋风,便是学习了宋玉的方法并且有所发展。宋玉运用这种方法因为是首次,是开创性的,所以还不那么圆熟出色,显得描写上比较简略粗率。例如他写庶人之风,云“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应该说是比较简略的。王棨就不同了,他的描摹具体、细腻、全面多了。在他笔下,秋风带来的变表现在一切事物上,从“减庭草以芳靡”到“潘鬓霜凋”,王棨把秋风所能涉及的各类事物都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给以了表现,从而使人感到秋风无处不在,它带来的是萧条肃杀,给人的影响是深沉的,以之比较宋玉《风赋》的描写,无疑见出了进步和成熟。
这篇赋的律赋形式,决定了它讲求对偶,多用典故。在对偶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棨具有很高的运用文字的能力,赋中对偶相当工巧,但工巧而不伤于纤弱,文脉贯穿,文气流动,在对偶中很讲究平仄谐和,读来富有音乐性,抑扬顿挫,高下相须。用典上切合情境,不流于艰深生硬,非常自然流畅,这是使赋的文气流动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赋中赋写秋风层次分明,逐步展开,循序渐进的结构,多方面的映衬,也是非常清楚的,这里不多说它,读者可以自己体会。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