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名玄烨,世祖第三子。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康熙六年亲政,八年除鳌拜。二十年平三藩之乱,并平定台湾,完成全国统一。二十四年遏制住了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又先后平定了准噶尔和西藏上层分子的叛乱。在位时提倡理学,实施停止圈地,治理水患,地丁合一,诏举博学鸿词,编修大型典籍等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号称“治世”,在位共六十年,庙号圣祖。
圣祖幼冲
圣祖仁皇帝八龄践阼之初,太皇太后问帝何欲,帝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康熙四十九年,蠲租谕旨,犹述及之。仰见至人天蚮圣功,蒙养之始,已廑不获予辜之隐矣。
《郎潜纪闻初笔》卷14
聘南士为师
英雨亭太守言,相传康熙间,有南士求科第入京,未第。将作归计。某夜忽款门声甚急,开户询之,则健奴数辈,云有某富翁欲延师,士方诧异,而主人既至。殊昧生平,谓士曰:“闻先生道德文章,矜式乡里久矣,有犹子,愿托教焉。”士谦曰:“某南方下士,求名不遂,行且归,何足为人师?”亦复不愿也。主人固请曰:“家嫂寡居,惟一子,欲求善师教之,先生即居此,静候来科,亦复不寂寂。”因再三申请,士思光阴过隙,居此以待三年,未为非计。即从之。主人再三谢。临辞,告士云:“先生姑待此,某夜当遣人敬迓耳。”士唯唯。继思来者兀突,转滋疑虑,亦姑待之。某夜果来苍头,马请士乘,健仆四五辈舁行李,高烧长炬而去。所行皆平生未经由之路。俄抵一宅,崇垣峻宇,委折至一室。仆卸行李,士下乘,止此焉。嘱士曰:“先生勿胡行,饥渴当语奴辈,吾主须夜至也。”士愈怪之。翌日,主人果率弟子至。则发卷卷仅覆额,拜谒如礼。主人谓士曰:“家嫂颇爱子,日必宴而起,且愿先生勿挞也。”自是弟子必日午而至,顾颖悟非复常姿。士亦尽心教之。主人供奉丰腆,间时来慰岑寂。家寄束修,辄不经士手。岁时得家书,云:“已收银若干。”报平安而已。如是忽三年,一夕,主人至,士言今欲辞赴大比。主人不肯,曰:“先生何患不腾达?且再教吾子三年耳。”士无可奈何。如是又三年。不禁有怨望之辞。于是主人来道谢,曰:“吾子承先生教,已能自成人,先生急功名,不敢再留矣。当敬送先生耳。”士大喜,遂屏当静待。某夜,仆复导至一处,曰:“先生姑待此,天明而行。”俄闻传呼召见,即有着宦服者四五人来引士,所过皆仑焕殿陛。惊不自主。至一殿,有踞龙座者,微视之,乃弟子也。于是大惧,俯伏。俄传玉音叫起,并赐词林官。乃出,汗渗湿重衣矣。
《清朝野史大观》卷1
善知识
吾乡华公亦祥,中顺治十六年进士第二人,圣眷甚优。康熙初,尝随车驾幸香山,有某禅师者,德望素蓍,圣祖见之如礼佛然,而此僧箕踞自若也,亦祥含怒未发。顷之,车驾出门,亦祥遂取所持锡杖痛殴之,慢骂曰:“尔何人,敢受天子拜耶!”僧曰:“不拜我,拜佛。”华亦曰:“我不打你,打佛。”僧乃合掌曰:“阿弥陀佛,善知识。”
《履园丛话》卷1
圣祖决计亲征准夷
康熙中,准夷入寇,圣祖命大学士李文贞公蓍之,遇复之上六,文贞变色。上笑曰:“逆虏犯顺,自蹈迷复之凶,我战必克矣。”遂下诏亲征,果大捷。经生家之拘文牵义,终不如圣天子应天顺人也。
《郎潜纪闻二笔》卷13
圣祖座右铭
康熙初,孙芑瞻在丰为侍讲学士时尝言:圣祖勤学,前古所无,坐处环列书籍,尤好性理五经四书。所坐室中颜曰:敬天。左曰:以爱己之心爱人。右曰:以责人之心责己。皆御笔自书。书法直逼欧颜。见章奏有“德迈二帝,功过三王”等语。谓二帝三王岂朕所能过,戒群臣以后不许如此。陆清献公陇其尝谨述其事。
《熙朝新语》卷2
罢流罪新例
圣祖登极,因旱求直言。新例:流罪皆徙乌喇,诏九卿会议。沈文恪公荃谓乌喇距蒙古三四千里,地不毛,极寒,人兽冻辄毙,徙流罪不当死,不应驱之死地,乃独为疏上之。有旨:令画一。文恪持前议益坚,且曰:“臣此议行,三日不雨者,愿伏欺罔之罪。”圣祖方冲龄,改容纳之。越二日,大雨盈尺,新例竟罢。
《郎潜纪闻初笔》卷5
圣祖拿鳌拜
余尝闻参领成文言,国初鳌拜辅政时,凡一时威福,尽出其门。因正白旗圈地事,以直隶总督朱公昌祚、巡抚王公联登、户部尚书苏公纳海与之龃龉,乃将三公立加诛夷,圣祖不预知也。尝托病不朝,要上亲往问疾。上幸其第,入其寝,御前侍卫和公托见其貌变色,乃急趋至榻前,揭席刃见。上笑曰:“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因即返驾。以弈棋故,召索相国额图入谋画。数日后,伺鳌拜入见日,召诸羽林士卒入,因面问曰:“汝等皆朕股肱耆旧,然则畏朕欤,抑畏拜也?”众曰:“独畏皇上。”帝因谕鳌拜诸过恶,立命擒之。声色不动而除巨慝,信难能也。
《啸亭杂录》卷1
其二
鳌拜在清世祖时,即入枢垣,有膂力。尝挽强弓,以铁矢贯正阳门上,侍卫十余人拔之不能出,亦可知其大概矣。康熙帝初膺大宝,鳌恃其荣宠,尝呼为小孩子。鳌时掌握兵权,诸朝贵半属门生故吏,惧其有他志,因加意防之。密选健童百十,在宫中习拳棒。及逾年无不一能当十者。康熙喜,而诛鳌拜之心遂决。诛鳌日,康熙帝在南书房,召鳌进讲,鳌入内,侍以椅之折足者令其坐,而以一内侍持其后。命赐茗,先以碗煮于水,令极热,持之炙手,砰然坠地。持椅之内侍乘其势而推之,乃仆于地。康熙帝呼曰:“鳌拜大不敬!”健童悉起擒之,交部论如律。
按此事与说部中所载打严嵩大同小异。《啸亭杂录》言之凿凿,谅非臆造。
《南亭笔记》卷1
其三
鳌拜既擅权自恣,初止鱼肉同侪,出言多不逊。嗣见幼主长厚,心地仁慈,遂逐渐进步,竟至气凌主坐。圣祖幼即喜读儒书,鳌拜方奏事,见圣祖诵读不辙,意甚不悦。乃面谩曰:“吾盛清自有制度,皇上宜读喇嘛经,不宜读儒生说。先帝不以臣为不肖,故使臣训诲皇上。臣愚以为宜体先帝圣意,屏儒进释,庶几勿坠先绪。”圣祖笑曰:“彼一时,此一时。正位中原,而云不读孔子书,无是理也。朕思三教平流,可不分轩轾,卿奈何所见之不广也。”鳌拜怫然曰:“皇上初政,即拒微臣之忠谏,殊不敢复问国事矣。”即拂袖欲退。圣祖止之曰:“卿傅勿尔,朕非拒谏之主,读儒书亦非坏乱之事,卿傅其平心察之。”鳌拜闻言,面有惭色。顾其刚愎自用之恶性,勃不可遏,复顾而言曰:“皇上请以臣言付诸臣会议,设臣言贻误者,臣愿伏斧以谢皇上。”圣祖知其骄蹇,遂一笑而罢。鳌犹悻悻未已也。一日,鳌拜复请策封其族祖某,曾从太宗征朝鲜有功者,侈陈事迹,立请优奖。圣祖曰:“其功非不甚伟,然祖宗朝酬庸之典,亦至优渥矣。彼以将军例赐恤,亦已甚矣。今尚欲何所请耶?朕不敢有加于祖宗朝之成例,卿其自爱。”鳌不奉诏,大肆申辨。谓臣受顾命之重寄,而远祖不获荣一阶,大非人子显扬之道。今日苟不获温诏,臣将痛哭于文帝之陵,不复能忝职左右。圣祖心恶其要挟跋扈,而不肯取消其顾命重寄。乃从容曰:“朕别有旨,卿傅何事过劳。”鳌即谢恩,以为荣封已得皇上所面命也。其专擅僭越类如此。或谮于圣祖曰:“鳌拜实未受先帝之顾命,当先帝大去时,立命玛尼哈特等入,未尝及鳌拜也。乃其后玛尼等奉命定策,翌戴圣主事已大定矣。鳌忽一跃而起,争取一席地据之,自称顾命大臣,腆然不以为耻。皇上优容,不究其贪冒之罪耳。否则矫诬上命,妄借名器,其自堕品格者犹小,而于欺罔先帝者实大。且彼玛尼而死之,罪尤不可胜诛。皇上如欲证明事实,但取玛尼哈特所藏之先帝手诏,今在其子所,则真伪是非不难大白矣。”圣祖复曰:“玛尼哈特既有先帝手诏,曷不进呈,而擅自藏之于家乎?”对曰:“臣曾见之,诏中盖指明呈阅时期,不至期不与呈。”圣祖曰:“今是否已至期?”对曰:“第问玛大臣之子可。”圣祖果召玛尼子等,问手诏,语未毕。玛子等大惊失色,因跪奏先帝手付先臣谕令,秘密候某年月日嗣君已长,可付与之,汝等斯尽职矣。今既承天威下问,敢不先献,以舒宸廑。圣祖捧手诏读之,泪随声坠,谓此真先帝御笔也。命藏大内,而召鳌拜入示之,令自答复。鳌拜惧甚,不敢出一语,但叩首求恩而已。未几,御史等奏劾鳌二十大罪,卒遇刑。
初,鳌拜忌玛尼哈特之以长厚受帝眷,且持有先帝手诏,誓欲倾之以为快。时圣祖厌鳌拜,而闻玛尼等好货暮夜苞苴,渐至显卜其昼贿赂公行,腥闻于上。其党亦多不法,玛尼不能制。圣祖令心腹侦之信,乃亦不满于玛尼哈特矣。无何,鳌拜嗾其党在台谏者,弹刻(劾)玛十余款,语皆罗织而成,圣祖令玛尼自复,鳌乃遣其党,伪为亲玛者,劝其逐条申辨,几无一语成为事实。奏上,圣祖怒曰:“子乃以辨为能,果一无所短乎?”于是遣内大臣按问,抄没其产,积赀颇多。且其间有御用物,非臣下所宜蓄者。圣祖怒甚,令玛尼哈入对,历数申辨之非,欺君罔上,乃收宗人府狱。然犹无意死者,第饬上疏据实自首,当从末减,治其党羽而已。鳌拜复使人就狱中,说玛尼勿自承,坐取族灭。玛尼不知中其计,仍哓哓置辨,世(圣)祖泣曰:“昔先帝以手诏付伊,朕之敬礼亦至矣。伊不自爱,乃至?7簋不饬,证据凿凿,不可为讳,一至于此。然朕以彼为顾命旧臣,辄就刑戮非国家福,故令其伏罪以谢天下,则臣之宽典亦有辞以对大众,而乃执迷不悟,始终文过。天下安有如是庸愚昏愦之人乎?国法所在,朕亦安能以私废公。即使先帝处此,亦难为之保全。朕实不得已而用刑,其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又曰:“议亲议贵之典自古慎重,渺渺朕躬,何敢妄行大事。但国法所在,与其枉法以徇私,无宁执法以安众,万不得已,施于一身以正其罪,宥厥子孙以用朕情。情与法交尽,彼既无怨,而国体不伤,诸大臣谅亦以为然也。”乃赐玛尼哈特自裁,而宥其子孙居宗人府如故。鳌拜扬扬自得曰:“此老崛强,乃入吾彀中。今而后莫予毒,所惜者斩草除根之计未施,彼庶孽眈眈虎视,尚恐死灰复燃耳。”不一年,圣祖稔鳌拜之恶,且知其倾陷玛尼哈特状,历数其罪,置之法,子孙俱从戮,祸酷于玛尼哈特矣。
戚夫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刘邦甚是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出生在贫家,但是虽然戚夫人出身低微,可是她的祖辈却是周王室的后裔,说得上是皇族,众所周知,皇族的基因都是十分好的,因为皇族之中挑选的女子都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所以戚夫人也随了她母亲那十分貌美的长相,容貌十分艳丽,同时,气质也十分的出众,在...
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无多,便"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对象。而上文所说的匈奴王子,就是这四人中的金日磾。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不如自己呢?万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家族的人盯上了呢?自己的孩子“扎小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做出了一个选择:废除皇位。可绕来绕去,刘彻发现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之后,他的报复手段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红楼梦》里记载的就是赵姨娘用这招来对付贾宝玉和凤姐,歹毒无比。在古时候,人都很迷...
其实说起刘秀的时候,我们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刘秀和西汉皇室的确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但是这种血脉也不过是进行了好几个拐,才到了刘邦这里,而刘邦的孙子景帝与唐姬所生的儿子刘发的后代,而刘发最后被封之为长沙定王,那么在刘发这里也有很多的老婆和儿子,后来也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最后一代一代的被分家,甚至造...
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光芒万丈,当时他的母亲在染织坊工作,就在那一瞬间觉得...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不过在我国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其一就是—吕后,吕后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刘邦,并曾在他的称王之路上多次给出关键的意见。其二就是倾国倾城的女子—戚夫人,她陪伴刘邦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晚年。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连皇帝刘邦也不例外,这两个女人的...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得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吕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极坏的女人。人们忘不了拥有赫赫战功的韩信和彭越是她陷害致死的,美丽的戚夫人更被她砍成了...
首先,汉武帝时期执法过于严苛。当年刘邦入关时,立下“约法三章”。很快,萧何定下《汉律》九章,轮到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汉律增至359章,其中死罪409条,死罪例13472条,连审判的法官都看得目不暇接。前130年实行“见知法”,即官员目睹或听说有人犯法而不报,称为“故纵”,与犯法者共罪。前128年“不举...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手下有能人。刘邦能容人,擅用人,所以投奔他的能人很多,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韩信。韩信原本在项羽手下,因郁郁不得志便转投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他不负所望,率军在垓下围住了项羽,最终逼迫项羽自刎乌江。因为韩信有如此壮举,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汉朝的首功之臣,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王莽也算是一个“官二代”,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由于父亲早早死去而没有得到爵位,因此比起他的堂兄弟们,王莽的身份还是不够看的。但不管怎么样,王莽身上流着王氏家族的血液,家族的滔天权势就是王莽日后登顶最高权利的跳板。少年时期:极尽孝廉,勤奋好学王莽小时候就已经名声显赫,他靠的就是自己几乎完美的品格。...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派人到卫子夫居住的宫殿,没收了她的皇后玺绶,并告诉她太子刘据已兵败自尽,卫子夫泪流满面道:“陛下糊涂啊,太子怎么可能会造反呢?身为他的母亲,我也只能以死明志了!”说完,悬梁自缢而死......卫子夫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出身寒微,随母姓,自幼被送往平阳侯府教习歌舞,...
前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几乎每个入仕之人以及那些武将,都想要封侯拜相,这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实打实的利益,比发一个奖章之类的奖励行为要实在很多,同时带来的好处也要多很多。古人经常会说“千户侯”以及“万户侯”,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所谓的千户侯以及万户侯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爵位...
不过张骞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西域之后发现这里国家众多,有许多中原地区所没有的物产。所以他专程到处走访了西域的国家,以便于后来与他们建立联系。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遇到了大宛国。在这里他发现大宛有向汉朝交好的意思,于是热情的跟大宛国王交谈,最后大宛国王也非常热情的把他送到康居,以方便去大月氏。《史记...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刮...
如果说现代的“锦鲤”是杨超越的话,那么古代的“锦鲤”就非光武帝刘秀莫属了。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国天子,从躬耕陇亩到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华最美的时代”,真可谓是开了挂一样令人羡慕。史书《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
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人。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兵败出奔,王翁须与丈夫刘进为安置儿子刘病已而留在长安。及卫太子亡,王翁须与...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申屠嘉不姓申,而是姓申屠,他是睢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申屠嘉力气很大,能够拉开强弓硬弩,所以他以材官的身份跟随刘邦作战。由于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申屠嘉被提拔为队率。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申屠嘉又立下战功,因此被升为都尉,跻身中高级将领的行列。汉惠帝在位期间,申屠...
吕后是刘邦的老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移情别恋了,他对戚夫人十分宠爱,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对戚夫人母子身为宠爱。但同时,他也为戚夫人母子俩非常担忧。本来刘邦不喜欢嫡长子刘盈,尤其是认为他与自己性格相左,有点过于软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够废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始终他的这个愿望达不成,每...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后因她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
“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提亲,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刘荣是太子,今后登基称帝,陈阿娇就是皇后,自己就是皇后...
有关刘备的身世之谜,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先主姓刘,涿县人,是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刘胜之子刘贞在涿县封侯,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而被贬为庶民。刘胜这一支的血脉就在涿县安家落户了。刘备也因此自称为汉室的宗室成员。...
三国的序曲,是夕阳的离歌;三国的华章,是激昂的战鼓。在这个动乱又璀璨的大世里,女性显得很是羸弱,但这并不发表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貂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算得上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她虽然不似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平凡人,但是却没有平凡人的幸福。她的登台是以一个棋子的身份。王允用她来离间董卓和吕布...
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子,以王太后之礼安葬。前87年,卫子夫自杀四年后,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人物评价班固《...
霍光在除掉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从一个被托孤的重臣,逐步变成了权臣,这不是霍光计划好的,但现实却把他推翻了那个位置,他已经无法后退别无选择。这个说法显然是假的,刘贺要完成如此壮举,需要每天至少做十件坏事才行,这就意味着他连睡觉的时间都在作恶。刘贺被废的...
“初汉三杰”指的是萧何,韩信,张良,刘邦身边这么多功臣,他们三人有如此大的称号,可见他们为开国西汉作出的贡献是他人比不了的。人们一直在说这个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促使了韩信的死亡可是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没有救韩信呢?萧何和韩信比起来对刘邦更有用,萧何对刘邦有如下功劳:一是“知遇之恩”(推荐他为...
不过似乎蜀汉政权后期出于人才凋零的状态,而为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意是指蜀中已经没有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将领,连廖化都可以担任大将了,那么廖化真的如此不堪么?廖化得以加入蜀汉阵营还得从关羽前往寻找刘备之时说起,当时关羽护送的刘备的夫人却是被一伙山贼抢走,而廖化正是其中的二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几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领导者。而封建王朝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将之风,十分的贤德善于打理政事,而也有一些皇帝荒淫无度,残暴肆虐,毁了自己先祖的百年基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汉朝一个特别贤明骁勇英武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汉朝...
西汉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最小、最年轻的将军,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后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冠军侯”,虽然二十三岁便陨落,但是他在对战匈奴上的战功还是令后人唏嘘赞叹,惊艳冠世。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西汉经常与边境的少数部落发生战争。在霍去病少年时期,他便开始带兵打仗,奔走四方,跟着舅舅卫青四处征战,在战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