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冰心先生影响了数代中国人,可以说我们都是读着冰心的文章长大的,在大多人心中,她几乎是偶像般的存在。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很少有人提到她恋爱方面的问题,似乎这个问题对她来说是个庸俗的话题。然而,冰心不是仙子,她是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的。
相对于民国时期其他著名才女,比如林徽因、萧红、张爱玲等,冰心在爱情上显得有点黯淡,或者不够浪漫。有人说这跟她的容貌有关,也即她年轻时不够漂亮,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冰心尽管没有林徽因等人那么靓丽,但她腹有诗书自华,年轻时也是秀外慧中,颇有些温婉优雅之风韵的;再者,她不像林徽因等人那样,个性那么张扬,她性格比较内敛,所以相对来说,她的婚姻爱情比较稳定,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浪漫诡谲的色彩。但是,冰心的恋爱也不是那么枯燥单调的,甚至还是有不少令人艳羡的地方的。比如当她二十出头,刚在文坛崭露头角,具有不凡秀雅之气的她,还是不乏追求者的。除了她的丈夫,著名学者吴文藻以外,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才子,他对冰心十分倾慕,冰心当然也对他十分欣赏,并且曾把他比作如花一样的男人。当然这里的“花”并非是指对方花心,而是对他生命中的才、情、趣,如花的色、香、味那样绽放的称赞。
当时面对他的追求时,冰心曾以两句诗来回应。我们知道,唐代诗人崔郊有一首诗《赠去婢》这样写道:“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冰心将其中的后两句化用过来,只改了两个字送给对方,其中第一句为:“朱门一入深如海”,下一句中便隐含了那位男子的名字,那么下一句是啥呢?冰心当年为何要拒绝这个如花的男人呢?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长乐市,也是一位名门闺秀。其祖父谢銮恩是清朝举人,人称大德公,是著名教育家,曾任福州尊孔兴文会会长。他毕生讲学,弟子众多,比如著名革命家、教育家黄乃裳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冰心故居,长乐三坊七巷谢家大宅,就是她的祖父从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那里买来的。冰心父亲谢葆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任北洋水师枪炮官,烟台海军学校校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海军司令部二等参谋官,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等职。冰心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3岁时,随父迁至烟台,在海边度过了8年多彩而幸福的童年生活。她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并接触了欧洲文学,包括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许冰心天生就是为文学而生的,她出生的第三天,祖父就拿着她的生辰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说:“八字里带着文昌星,可惜是个女孩子,否则准做翰林。”后来她果然早早就成名于中国文坛。跟鲁迅先生相似,冰心开始也是想学医的。她18岁上大学,也没有学文,而是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有悬壶济世之宏愿。但后来她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到文学系学习。结果才华顿显,19岁即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从此开始使用“冰心”这个笔名。“冰心”即取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不到20岁的冰心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坛新锐了。
冰心在燕京大学学习期间,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她的这个身份跟她终生信奉的“爱的哲学”不无关系。1923年冰心从燕大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在她出国留学时,已经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这之前就出版了诗集《繁星》和《春水》,其中包括300多首小诗,被认为是冰心追求“爱的哲学”的典范诗作。其中有许多歌颂大自然,歌颂母爱,歌颂童真的作品,备受读者喜爱,也很受当时的评论界推崇,认为是受到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茅盾先生就曾给予高度评价:“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但是有一个人,却不服气,他针对冰心的《繁星》和《春水》提出了尖利的批评。此人比冰心小三岁,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他认为冰心的诗感情表达不够,他说,“没有情感的不是诗,不富情感的不是好诗”,“《繁星》《春水》这种体裁,在诗园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样也许是最容易做的,把捉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诗意,选几个美丽的字句调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积月聚便成一集。这是一种最易偷懒的诗体,一种最不该流为风尚的诗体。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于诗;《繁星·春水》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此人还说了这样的狠话:“我读冰心诗,最大的失望便是袭受了女流作家之短,而几无女流作家之长。我从《繁星》与《春水》里认识的冰心女士,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诗人,只感到冷森森的战栗。”此人好狂啊!他就是冰心后来称为如花的那个男人,他叫梁治华,即当时的清华才子梁实秋。不过梁实秋和冰心都没有想到,他们会因这个不留情面的文学评论而牵出一段情缘,一段长达60多年的世纪情缘。就像杰克和露丝在坦泰坦尼克号上的美丽邂逅一样,冰心和梁实秋也是在一条船上相识的。在美丽而舒适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和也要到美国留学的梁实秋不期而遇。是许地山(后也成为著名作家,当时也要去美国留学))介绍他们认识的。当时,面对这个他曾“痛批”过的端庄而不够秀丽的女作家,梁实秋冷冷地问:“你到美国学什么?”冰心说:“学文学。你去学什么?”冰心当仁不让地反问。梁实秋答:“文学批评!”简直是针锋相对。不过心胸豁达的冰心并没有因梁实秋曾批评自己的诗作而讨厌对方;梁实秋也并没有因曾看不起冰心的诗作而看不起对方。他们二人侃侃而谈,竟然越谈越投机。他们被对方的才情所打动,互相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冰心觉得这小子还行,还是挺有学问和眼力的;梁实秋也觉得冰心并不像她的名字那样“冰冷到零度以下”,顿觉这位姐姐秀外慧中,温婉可人。然当时的冰心可不像露丝很快就喜欢上了杰克一样,喜欢上梁实秋,她只是不再讨厌他,不再“恨”他;另一方面,她也是在这条船上第一次见到了另一个男子,他就是梁实秋在清华的同学,后来成为她的恋人和丈夫的吴文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去美国那条船上,冰心这群年轻人不仅相处得很融洽,而且踌躇满志,在碧波荡漾、漂泊不定之中,居然合作办了一份叫《海啸》的文学墙报,张贴在客舱的入口处,展现着一代新青年的满腹才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后来他们还选了几篇作品做为《海啸》专辑,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其中就有冰心的三首小诗《乡愁》《惆怅》和《纸船》。到美国后,冰心入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梁实秋先去科罗拉多学院,一年后又转入哈佛大学。两所大学都在波斯顿地区,他们二人相距不远,就常常见面。那时候,留美大学生们经常参加一个叫“湖社”的组织(相当于一个同乡会,曾办有《湖社月刊》),湖社每月举办一次讨论会。冰心和梁实秋在参加讨论会期间,还曾经在美丽的诺伦比加湖上泛舟,畅谈人生和未来。留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为了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大家就建议在波士顿的“美术剧院”上演一台中国戏剧给老外们开开眼。他们选定的剧目是元末高则诚所著的《琵琶记》,剧本由顾一樵改写,梁实秋负责翻译。
被誉“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台词写得十分精妙,想要在英文中保留古典汉语的精髓很难,需要高超的中英文功底和文学素养。梁实秋不仅成功搞定,还倾情出演男一号,即被迫负情的状元郎蔡伯喈。顾一樵则饰演宰相。冰心饰女二号即宰相之女。来有情助演的同学很多,比如诗人闻一多也在场,他担任布景和服装设计等。演出当天,不少美国人包括大学教授都来观看,观众达1000多人,场面十分火爆。第二天报纸还刊登了新闻,梁实秋等人的剧照也上了报。演出的成功给大家很大鼓舞,梁实秋等人趁热打铁,成立了中华戏剧改进社,决心用戏剧形式传播并改革中华文化。是时,冰心、林徽因、梁思成、闻一多、余上沅等众人都踊跃加入。后来,许地山还专门给顾一樵写信调侃说:“实秋真是有福啊,先在舞台上做了宰相的娇婿!”当时的梁实秋可谓春风得意,既然在舞台上成了冰心的郎君,在现实中未免也对冰心有点幻想。本来,梁实秋在来美留学之前,18岁时,其父母已经给他介绍了对象,即他后来的夫人程季淑,梁实秋当时表示满意。来美国之前,他还跟女朋友表示:3年后,我学成回来,一定娶你!但此时的梁实秋,由于在美国时间长了,再说,他也是个追求爱情自由的人,也难免有点心猿意马,想学《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了;再者,青春年少的他对友情和爱情似乎也有点分不清,就对冰心含蓄地表白了。不过冰心当时很理智,她曾听梁实秋说过他对国内的女朋友很有感情,在他去美国前夕跟女朋友分手时还曾流过泪,她知道他不会真的忘记了他的女朋友的;再者,关键是,冰心当时正和吴文藻恋爱中。冰心对于婚姻爱情有着自己的见解。也许她比较保守,她不希望嫁一个文艺圈中的人。性情内敛、务实的她认为搞文艺的人,多数性情浪漫,感情大多不稳固。比如她就很不喜欢徐志摩那样浪漫的人;而他喜欢的吴文藻是搞社会学、人类学的,是远离文艺圈的人。所以她就果断地拒绝了梁实秋(尽管他对这个可爱的小兄弟还是很欣赏的,后来还把他比作如花的男人),并回书一封以彻底断绝其念想,其中有她化用唐朝诗人崔郊的诗句:
朱门一入深如海,从此秋郎是路人。后一句中的秋郎当然指梁实秋了。梁实秋收到此信,也就打消了这个非分之想。毕竟还有女朋友在遥远的故土等着自己呢,我怎么能学《琵琶记》里的负心郎蔡伯喈呢?我岂能让我的“赵五娘”身背琵琶,含泪千里寻夫呢?琵琶有泪我有情,算了吧!果然三年之后,梁实秋因思念女友心切,在美国还没有读完硕士,就慨然回国,于1927年同程季淑结婚了。不过,从此,梁实秋为了这段情,他自称“秋郎”,秋郎也成为他的笔名之一。而冰心在是在美国读完硕士之后回国的,她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冰心和梁实秋双方互不打扰,有情人,各成眷属。
冰心和梁实秋各自结婚后,各过各的日子,但他们一直保持着珍贵而纯洁的友谊。梁实秋回国后在北京编《自由评论》,冰心替他写过诗,也翻译过斯诺夫人海伦的长诗《古老的北京》。梁实秋和闻一多还专门到冰心在燕园的新居看望她。后来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教时,因为他知道冰心童年时曾长期生活在海边,喜欢海,还数次邀请冰心去青岛看海,但冰心因病未能成行,倒是丈夫吴文藻去了见了梁实秋,双方相谈甚欢。在抗战期间,冰心和梁实秋接触较多,可以说“过从甚密”。当时冰心夫妇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梁实秋则住在重庆北碚区嘉陵江畔的一个小镇(当时他的夫人留在了北京),那个小镇是抗战时期众多文化界名人的聚居地,被称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他当时居住在半山腰的一所他取名“雅舍”的小屋里,此度过了8年时光。梁实秋在雅舍里写作,与鲁迅等人笔战,比如讨论文学该不该有阶级性,鲁迅说有阶级性,他愣说没有阶级性,从而被鲁迅骂为走狗。这是学术问题,此不多讲。他在这里还翻译了英国小说《呼啸山庄》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他是最早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人,是他让中国人知道了莎士比亚。当时,冰心夫妇、老舍、朱光潜等人就经常去找他一起高谈阔论,切磋学问。1940年,梁实秋过生日那天,冰心应邀参加了他的生日宴会。在晚会当中他们相谈甚欢,梁实秋就让冰心给他的雅舍写两句。于是冰心提笔倾情而书:“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下笔之处,掩饰不住对梁实秋的欣赏,把男人比作一朵花,也是罕见。抗战胜利后,冰心夫妇到了日本,她在日本东京大学中文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冰心在日本的寓所里还挂有梁实秋写的字。1951年冰心夫妇回到北京时,梁实秋夫妇已经在1949年去了台湾,他在国立师范大学任教。后来也曾一度在美国居住。此后两人天地相隔,再也没有见面,但一直互有通信。冰心和梁实秋两人在文学上虽走着不同的道路,但各有所成就。冰心主要从事诗歌、小说、散文创作,最著名的是散文上的成就。即便是散文大家朱自清也被认为是水平“仅次于冰心”(叶圣陶语);另外她也是最早翻译泰戈尔诗作的学者之一,比如《吉檀迦利》《园丁集》就是她翻译的。而梁实秋在散文上成就也极高,他在重庆雅舍里创作的散文集《雅舍》曾经风靡世界,曾印行了300多版,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他也是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他最令人称道的是,最早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成为中国最权威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后来在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冰心夫妇受到迫害。梁实秋从好友顾一樵和作家谢冰莹那里错误得知冰心夫妇和老舍都自杀了,他悲痛不已,写下《忆冰心》和《忆老舍》的文字,悼念自己的故友。后来冰心看到这篇悼文后,十分感动,就写了一封信澄清事实,托人带给当时在美国的梁实秋。在中国大陆的冰心一直想让梁实秋回来,看看中国大陆的变化,重叙友情。但梁实秋一直没能成行,成为终生憾事。
令冰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被梁实秋写了一次悼文,没有先走,还健康地活着时,她的“秋郎”却先一步走了。1987年11月,84岁的梁实秋在台北去世。时年87岁的冰心老人听说这个噩耗后,十分悲伤,在一个月内连续写了两篇悼念文章,一篇《悼念梁实秋》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篇《忆实秋》发表在文汇报上。两篇文章均是冰心先生发自肺腑的和泪之作。一个如花的男人,在海峡的彼岸凋落了。此岸的冰心泪奔如潮……12年后,20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年2月,世纪老人冰心去世,享年99岁。做为一个上帝的信徒,她肯定去天堂了。在那儿,他将会找到那个被她比作花朵的秋郎,她和丈夫吴文藻,将一起同他再叙前缘……
戚夫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刘邦甚是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出生在贫家,但是虽然戚夫人出身低微,可是她的祖辈却是周王室的后裔,说得上是皇族,众所周知,皇族的基因都是十分好的,因为皇族之中挑选的女子都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所以戚夫人也随了她母亲那十分貌美的长相,容貌十分艳丽,同时,气质也十分的出众,在...
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无多,便"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对象。而上文所说的匈奴王子,就是这四人中的金日磾。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不如自己呢?万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家族的人盯上了呢?自己的孩子“扎小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做出了一个选择:废除皇位。可绕来绕去,刘彻发现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之后,他的报复手段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红楼梦》里记载的就是赵姨娘用这招来对付贾宝玉和凤姐,歹毒无比。在古时候,人都很迷...
其实说起刘秀的时候,我们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刘秀和西汉皇室的确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但是这种血脉也不过是进行了好几个拐,才到了刘邦这里,而刘邦的孙子景帝与唐姬所生的儿子刘发的后代,而刘发最后被封之为长沙定王,那么在刘发这里也有很多的老婆和儿子,后来也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最后一代一代的被分家,甚至造...
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光芒万丈,当时他的母亲在染织坊工作,就在那一瞬间觉得...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不过在我国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其一就是—吕后,吕后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刘邦,并曾在他的称王之路上多次给出关键的意见。其二就是倾国倾城的女子—戚夫人,她陪伴刘邦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晚年。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连皇帝刘邦也不例外,这两个女人的...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得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吕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极坏的女人。人们忘不了拥有赫赫战功的韩信和彭越是她陷害致死的,美丽的戚夫人更被她砍成了...
首先,汉武帝时期执法过于严苛。当年刘邦入关时,立下“约法三章”。很快,萧何定下《汉律》九章,轮到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汉律增至359章,其中死罪409条,死罪例13472条,连审判的法官都看得目不暇接。前130年实行“见知法”,即官员目睹或听说有人犯法而不报,称为“故纵”,与犯法者共罪。前128年“不举...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手下有能人。刘邦能容人,擅用人,所以投奔他的能人很多,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韩信。韩信原本在项羽手下,因郁郁不得志便转投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他不负所望,率军在垓下围住了项羽,最终逼迫项羽自刎乌江。因为韩信有如此壮举,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汉朝的首功之臣,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王莽也算是一个“官二代”,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由于父亲早早死去而没有得到爵位,因此比起他的堂兄弟们,王莽的身份还是不够看的。但不管怎么样,王莽身上流着王氏家族的血液,家族的滔天权势就是王莽日后登顶最高权利的跳板。少年时期:极尽孝廉,勤奋好学王莽小时候就已经名声显赫,他靠的就是自己几乎完美的品格。...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派人到卫子夫居住的宫殿,没收了她的皇后玺绶,并告诉她太子刘据已兵败自尽,卫子夫泪流满面道:“陛下糊涂啊,太子怎么可能会造反呢?身为他的母亲,我也只能以死明志了!”说完,悬梁自缢而死......卫子夫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出身寒微,随母姓,自幼被送往平阳侯府教习歌舞,...
前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几乎每个入仕之人以及那些武将,都想要封侯拜相,这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实打实的利益,比发一个奖章之类的奖励行为要实在很多,同时带来的好处也要多很多。古人经常会说“千户侯”以及“万户侯”,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所谓的千户侯以及万户侯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爵位...
不过张骞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西域之后发现这里国家众多,有许多中原地区所没有的物产。所以他专程到处走访了西域的国家,以便于后来与他们建立联系。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遇到了大宛国。在这里他发现大宛有向汉朝交好的意思,于是热情的跟大宛国王交谈,最后大宛国王也非常热情的把他送到康居,以方便去大月氏。《史记...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刮...
如果说现代的“锦鲤”是杨超越的话,那么古代的“锦鲤”就非光武帝刘秀莫属了。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国天子,从躬耕陇亩到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华最美的时代”,真可谓是开了挂一样令人羡慕。史书《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
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人。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兵败出奔,王翁须与丈夫刘进为安置儿子刘病已而留在长安。及卫太子亡,王翁须与...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申屠嘉不姓申,而是姓申屠,他是睢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申屠嘉力气很大,能够拉开强弓硬弩,所以他以材官的身份跟随刘邦作战。由于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申屠嘉被提拔为队率。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申屠嘉又立下战功,因此被升为都尉,跻身中高级将领的行列。汉惠帝在位期间,申屠...
吕后是刘邦的老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移情别恋了,他对戚夫人十分宠爱,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对戚夫人母子身为宠爱。但同时,他也为戚夫人母子俩非常担忧。本来刘邦不喜欢嫡长子刘盈,尤其是认为他与自己性格相左,有点过于软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够废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始终他的这个愿望达不成,每...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后因她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
“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提亲,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刘荣是太子,今后登基称帝,陈阿娇就是皇后,自己就是皇后...
有关刘备的身世之谜,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先主姓刘,涿县人,是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刘胜之子刘贞在涿县封侯,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而被贬为庶民。刘胜这一支的血脉就在涿县安家落户了。刘备也因此自称为汉室的宗室成员。...
三国的序曲,是夕阳的离歌;三国的华章,是激昂的战鼓。在这个动乱又璀璨的大世里,女性显得很是羸弱,但这并不发表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貂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算得上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她虽然不似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平凡人,但是却没有平凡人的幸福。她的登台是以一个棋子的身份。王允用她来离间董卓和吕布...
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子,以王太后之礼安葬。前87年,卫子夫自杀四年后,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人物评价班固《...
霍光在除掉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从一个被托孤的重臣,逐步变成了权臣,这不是霍光计划好的,但现实却把他推翻了那个位置,他已经无法后退别无选择。这个说法显然是假的,刘贺要完成如此壮举,需要每天至少做十件坏事才行,这就意味着他连睡觉的时间都在作恶。刘贺被废的...
“初汉三杰”指的是萧何,韩信,张良,刘邦身边这么多功臣,他们三人有如此大的称号,可见他们为开国西汉作出的贡献是他人比不了的。人们一直在说这个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促使了韩信的死亡可是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没有救韩信呢?萧何和韩信比起来对刘邦更有用,萧何对刘邦有如下功劳:一是“知遇之恩”(推荐他为...
不过似乎蜀汉政权后期出于人才凋零的状态,而为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意是指蜀中已经没有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将领,连廖化都可以担任大将了,那么廖化真的如此不堪么?廖化得以加入蜀汉阵营还得从关羽前往寻找刘备之时说起,当时关羽护送的刘备的夫人却是被一伙山贼抢走,而廖化正是其中的二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几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领导者。而封建王朝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将之风,十分的贤德善于打理政事,而也有一些皇帝荒淫无度,残暴肆虐,毁了自己先祖的百年基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汉朝一个特别贤明骁勇英武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汉朝...
西汉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最小、最年轻的将军,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后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冠军侯”,虽然二十三岁便陨落,但是他在对战匈奴上的战功还是令后人唏嘘赞叹,惊艳冠世。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西汉经常与边境的少数部落发生战争。在霍去病少年时期,他便开始带兵打仗,奔走四方,跟着舅舅卫青四处征战,在战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