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兵分三 路攻打明军,包围了锦州城。袁崇焕料定皇太极的主要目标还是宁远,就决定亲自镇守宁远,而派四千骑兵援救锦州。果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熊廷弼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贞却认为熊廷弼出关,影响了他的地位,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可能是出 于对唐朝藩镇拥兵自重、不尊王命的畏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便日益培养重文轻武的倾向。到了戚继光时代,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却屡受倭寇和北边瓦刺侵扰,戚继光要重振军备,首先是建立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 如前所述,戚继光在1559年征兵三千,黄仁宇说:在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鸳
名人语录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 《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学术财富。 【名人历史】 戚继光(1528年-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
【传略】戚继光(1528~1587)是我国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改革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祖籍安徽定远,明嘉靖七年(1528)闰十月初一出生在山东济宁县鲁桥镇。1544年,17岁的戚继光袭父职,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1
明朝到嘉靖皇帝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什么叫倭寇呢?因为唐朝之前日本被叫做倭奴国,倭就是矮个子的意思,倭寇,就是指日本强盗。 倭寇在浙江、福建一带烧杀抢掠,气焰十分嚣张,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但是此地的明朝军队胆小软弱,根本
可以说,张居正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个敏于决断的实干家,他不恤人言,自负甚高。明代第一号人臣非张居正莫属,从权势,政绩,学问,品德等角 度综合来看,他都大大超越明代其他官员。然而,张居正处理与皇帝、百官关系不太好,所以死后便出现了树倒
本文摘自《大师经典著作:黄仁宇全集》,作者:黄仁宇,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实际上在利玛窦行经大运河北上之前,大明帝国已...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他在学业上一帆风顺,12岁时就进学(成为秀才),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开始做官。当时严嵩专权,张居正认为政治黑暗,没有用武之地,便辞官回家,潜心读了6年的书。 后来,父亲希望他能当
一提张居正,马上就会想到他在明代后期所推行的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作为明神宗朱翊钧的首辅,达十年之久,是个有作为、具谋略、通权术的大政治家。张居正的改革,了不起,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但对他这种太厉害的人,绝无
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自古,几乎每一个朝代在衰亡之际都会出现几个力挽狂澜的人物,能够缓一时之势,延续一朝之命。张居正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出生在了大明朝破败不堪的时代,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为大明朝续命达百年。
长期以来由于从朱棣开始的官方史书对建文朝史实肆意歪曲和千钩百索,以至于我们后人很难看到建文当政四年所实施的宽政所带来的喜人成果,也很难真实地认识建文君臣。但如果拨去历史的尘埃,驱散已有的迷雾而静心地寻找的话,我们居然发现建文帝出亡福建是种
【点击英雄】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带着金成祖像册金宝就藩北平。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在位22年,改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