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托辞怎么读 托辞的意思

  • tuō

基本解释

汉字:托辞

拼音: tuō cí  

繁体:[託辭]

注音: ㄊㄨㄛ ㄘˊ 

五笔:rta tduh

近义词:借口借故借端托故托言托词藉端遁辞饰词饰辞

相关词语: 托言 顾托 乌托邦 奉托 托人情 托心 全盘托出 和盘托出 栖托 托里 托理 托丽 自托 托公报私 远托 敦辞 原辞 执辞 辞人 激辞 转辞 万死不辞 素辞 吐辞 小辞 盗辞 属辞比事 辞要 伟辞 清辞丽曲

单字解释: "托"字的详细解释 "辞"字的详细解释

【托辞】的意思详解

⒈  借口。

⒉  指找借口。

⒊  推托之辞。

【托辞】的引证解释

⒈  借口。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予谓此北反间也,否则托辞以逐客也。”
沙汀 《磁力》:“借书实在是个托辞。 小袁 只是随便看了看封面,就告辞了。”

⒉  指找借口。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果勇夫人》:“或谓夫人明哲,必托辞不行。”
鲁迅 《彷徨·伤逝》:“大半是被托辞拒绝,小半是我们以为不相宜。”

⒊  推托之辞。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临走的时候,对你说的是要到此地的电气工场来实习,但这不过是我借口的托辞,可怜你是受了我的欺骗了。”

【托辞】的国语辞典

⒈  推托的言词。也作「托词」。

如:「他编了些托辞来婉拒朋友的邀请。」

饰辞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