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其中,就秦国来说,自商鞅变法后走向强盛。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而就赵国来说,则赵武灵王时期推行了“胡服骑射”。正是因为胡服骑射的实行...
公元前246年,李牧被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前往秦国签订盟约,并让秦国归还赵国质子。一年后,赵悼襄王继任赵王之位,在此期间他听信谗言,将廉颇革职,让乐乘取而代之。廉颇一怒就率军攻打乐乘,赶走了乐乘之后,廉颇感到赵国无立足之地,就率军投奔魏国去了。公元前245年,李牧成为了赵国重臣,在赵王的命令下,率军...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经常与齐国的众多公子赛马,但田忌的马自然不如他们。这时孙膑便向田忌献上一计,还说到:“你只管下注,我保你能赢。”田忌听完也不怀疑,马上加大赌注。孙膑便采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的策略,让田忌赢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孙膑足智多谋,是田忌身...
...
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对于秦昭襄王发动的邯郸之战,目的就是趁着长平之战的余威,以此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进而消灭赵国这一强敌。不过,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
看过热播电视剧《芈月传》的朋友应该对这样一个情节印象深刻: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块传世珍宝和氏璧带着传说辗转在各国之间,不论这块玉到了哪里,都会引起巨大的矛盾,巧舌如簧的张仪就是因为和氏璧被人诬陷成贼,芈月为了和氏璧还差点丢了性命。电视剧中的和氏璧最终被张仪给砸的粉碎了,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和氏璧却至今下...
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师傅说是找仙师,便走了许久。伯牙见老师还不回来,就沿着一条小路找师傅。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便弹出一首好曲。这时师傅突然出现,说:好啊!仙师被你找到了!师傅带他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
楚肃王当政时期,对内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扩土不断扩大版图,到楚威王时,楚国已经成为了东方第一大国。楚国上下臣民同心同力经过六十多年的奋斗,已是国富兵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众”这是史书里对楚国的描述,虽说史官有时候为了渲染效果会用一些夸张的修辞,但是就算砍个对半,也能看出来但是楚国的军事力量...
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当走进一家店,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于是就问原因,老板解释说,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脚就被砍了去。不买假脚的话,如何进行生产,养活自己呢。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发现房子很是破烂,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景公看来...
秦国名将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在长平之战时,魏国和韩国因为国力相对弱小,加上靠近秦国,所以暂时不敢援助赵国。而燕国和齐国则因为秦国的远交近攻,加上和赵国之间的多次交...
赵孝成王并不昏庸,知错就改,要是不早逝,赵国有的一拼,当然儿子和孙子真菜。长平之后赵国能够绝地反击,赵孝成王还是有点本事的,魏楚18万人只是对秦军来收割的,30万秦军毫无还手之力,秦军40几万主力几乎全交代在邯郸了,秦国河东之地全部失陷一句话李牧不死赵国难灭。李牧用兵神出鬼没。王翦拿李牧没什么办法。...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期,魏惠王前来探视,在这个时候,公叔痤就推荐商鞅。只可惜当时的魏惠王敷衍,也没有打算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公叔痤又对魏惠王说,不用,请杀掉商鞅,不用被他国所用,必是大祸。结果,魏惠王嘴...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2,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前262年-前260年,秦昭襄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