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騑怎么读 騑的意思

【騑】字共有1个读音: [fēi]

基本解释

汉字:

读音:fēi

部首:[馬] 马字旁

笔画:总笔画:18 部外:8

异体字:??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9A11

其它编码:五笔:cdjd|cohd 仓颉:sflmy 郑码:cukc 四角:71311

笔顺编码 :121125444421112111

笔顺笔画 :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横 竖 横折钩 点 点 点 点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騑】字的意思

驾在车辕两旁的马:“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騑】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ēi

〈名〉

(1) (形声。从马,非声。本义:旁马)

(2) 同本义。古代驾车的马,在中间的叫服,在两旁的叫,也叫骖 [horses harnessed to a cart]

“骖旁马。——《说文》。按,驾三马曰骖,中一马曰驾,旁两马曰也。”

在左骖马轭上。——《续汉书·舆服志》。注:“马在中曰服,在外曰亦名骖。”

郑公子字子驷。——《左传·襄公八年》

俨骖于上路。——王勃《滕王阁序》

(3) 又如:蚍(马和服马。泛指驾车的马);驾(有旁马的车驾);骖(四马车驾中在辕外的两匹马)

(4) 泛指马 [horse]。如:驹(小马);辔(马缰)

(5) 三岁的马 [a three-year-old horse]

马二岁曰驹,马三岁曰。——《本草纲目》

词性变化


fēifēi

[gallopping] 马行走不停的样子

四牡。——《诗·小雅·四牡》

【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ēi ㄈㄟˉ

 ◎ 驾在车辕两旁的马:“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英语 horse; run

法语 cheval situé sur un flanc dans une équipe de chevaux attelés

【騑】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騑【卷十】【馬部】

驂,㫄馬。从馬非聲。甫微切

说文解字注

(騑)驂也。旁馬也。各本無上也字。不可通。今補。攷禮記正義、文選注引說文。或作旁馬也三字。或作驂旁馬也四字。正由有二也字而奪一耳。騑馬、經典皆謂之驂。故曰驂也。下文云駕三馬曰驂。許意古爲駕三馬之名。後乃駕四駕六、其旁馬皆得驂名矣。故又申之曰旁馬。旁者、冡上在軛中言之。不當衡下者謂之驂。亦謂之騑。駕三駕四所同也。若小雅傳曰。騑騑、行不止之皃。別爲一義。从馬。非聲。甫微切。十五部。

【騑】字的辞典解释

ㄈㄟfēi名

古代驾车的马,在两旁的称为「」,也称为「骖」(一说:左骖、右)​。《说文解字·马部》:「,骖也,旁马也。」

泛称马。《文选·班彪·北征赋》:「纷吾去此旧都兮,迟迟以历兹。」

【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騑【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匪微切,?音非。《玉篇》驂馬也。《禮·曲禮註》車有一轅四馬。中兩馬夾轅,名服馬,兩邊名騑馬,亦名驂馬。

又《廣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霏。《集韻》騑騑,馬行不止貌。《詩·小雅》四牡騑騑。

又《韻會》或作匪。《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又《本草》馬三歲曰騑。

又人名。《左傳·襄八年》騑也受其咎。《註》騑,子駟名。《音義》騑,芳非反。

热搜汉字

热搜词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