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苎怎么读 苎的意思

【苎】字共有1个读音: [zhù]

基本解释

汉字:

读音:zhù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字形结构 :上下

统一编码:基本区U+82CE

其它编码:五笔:apgf 仓颉:tjm 郑码:ewa 四角:44102

笔顺编码 :1224451

笔顺笔画 :一丨丨丶丶フ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苎】字的意思

1.〔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白叶种麻,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易染色,不皱缩,是纺织夏布的重要原料。

2.“苧”,另音níng

【苎】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苧 zhù

〈名〉

(1) 麻 [ramie]。如:白(白色的麻);衣(麻布制成的衣服。比喻粗布衣);蒲(麻和蒲草。可编织成斗笠)

(2) 即“荆三棱”[Yagara bulrush]

词性变化

苧 zhù

〈形〉

色白如麻的 [white]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以鬃侵半。——吴文英《莺啼序》

【苎】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ù ㄓㄨˋ

 ◎ 〔麻〕a.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很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b.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英语 china grass, ramie

德语 Pflanzensorte (Rohstoff für Textilindustrie)​ (S, Bio)

法语 ramie

【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苧【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音佇。草名。可爲繩。《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王褒·僮約》多取蒲苧,益作繩索。《本草》取苧根和米粉爲餠禦饑,味甘美。

又苧蘿,山名。《吳越春秋》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義同。

又通作紵。《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紵。《註》苧同。亦作芧。

热搜汉字

热搜词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