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鸣天鼓
拼音: mínɡ tiān ɡǔ
繁体:[鳴天鼓]
注音: ㄇ一ㄥˊ ㄊ一ㄢ ㄍㄨˇ
五笔:kqg gd fkuc
相关词语:
鸡鸣
耳鸣
蛙鸣
鸣金
和鸣
鼋鸣鳖应
悲鸣
噎鸣
雍鸣
鹤鸣
鸣蝉
鸣鼓
湍鸣
鸣琴
鸣玉
同天
天王
倚天
天阵
天府
辙环天下
连天
天井
鹧鸪天
天开
见天日
帐天
天仪
天棘
天垂
单字解释:
"鸣"字的详细解释
"天"字的详细解释
"鼓"字的详细解释
【鸣天鼓】的引证解释
⒈ 道教养身所用的一种扣齿法。参见“天鼓”。
引唐 李白 《玉真仙人词》:“玉真 之仙人,时往 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飇欻腾双龙。”
王琦 注:“《云笈七籤》:《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曰:扣齿之法,左相扣名曰打天鐘,右相扣名曰槌天磬,中央上下相扣名曰鸣天鼓……以正中四齿相扣,闭口缓颊,使声虚而深响也。”
【鸣天鼓】的国语辞典
⒈ 一种道家的修养法。以两掌掩两耳,食指中指击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