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邪慝
拼音: xié tè
繁体:[邪慝]
注音: ㄒ一ㄝˊ ㄊㄜˋ
五笔:ahtb aadn
相关词语:
邪皮
邪辟
邪道
邪执
邪指
邪志
邪涎
邪险
邪思
邪书
邪术
邪山
邪膳
邪挠
邪见
眚慝
咎慝
凶慝
苛慝
隐慝
奸慝
怀慝
秽慝
回慝
过慝
作慝
负罪引慝
羣慝
引慝
僭慝
单字解释:
"邪"字的详细解释
"慝"字的详细解释
【邪慝】的引证解释
⒈ 犹邪恶。
引《孟子·尽心下》:“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后汉书·窦何传赞》:“上惛下嬖,人灵动怨。将纠邪慝,以合人愿。”
《明史·吕大器传》:“士英、大鋮,臣不谓无一技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
清 秦笃辉 《平书·经学上》:“心术不正,则所谓明经术者,皆邪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