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避吏
拼音: bì lì
繁体:[避吏]
注音: ㄅ一ˋ ㄌ一ˋ
五笔:nk gkr
相关词语:
避处
趋避
惊避
防避
没巴避
避暴
避案
避乡
不可避免
辞避
避隐
趋吉避凶
屈避
趋利避害
避徙
残吏
贤吏
刀笔吏
驳吏
吏文
老吏
罢吏
省吏
堂吏
台吏
芸吏
能吏
吏巾
刻吏
驭吏
单字解释:
"避"字的详细解释
"吏"字的详细解释
【避吏】的引证解释
⒈ 谓逃避狱吏的追捕。
引《汉书·任敖传》:“高祖 尝避吏,吏繫 吕后,遇之不谨。”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避吏 新野,因卖穀於 宛。”
李贤 注引《续汉书》:“伯升 宾客劫人,上避吏於 新野 邓晨 家。”
清 吴暻 《题顾亭林遗集和汪安公编修》:“避吏 赵岐 谁共语,离家 王粲 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