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说帖怎么读 说帖的意思

  • shuō
  • tiē

基本解释

汉字:说帖

拼音: shuō tiē  

繁体:[說帖]

注音: ㄕㄨㄛ ㄊ一ㄝ 

五笔:yuk mhhk

相关词语: 著书立说 俚说 谈说 谈玄说妙 敦说 说中 臆说 说一不二 说溜了嘴 高说 章回小说 说东道西 谈天说地 前说 说不上来 换帖 吉帖 试帖 禊帖 儿啼帖 春帖子 伏帖 符帖 府帖 俯帖 定帖 文帖 请帖 鹅帖 犀帖

单字解释: "说"字的详细解释 "帖"字的详细解释

【说帖】的意思详解

⒈  便柬;便帖。

⒉  条陈、建议书一类的文书。

⒊  外交照会。

⒋  告示;启事。

【说帖】的引证解释

⒈  便柬;便帖。

《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你写个説帖来,幸得他后日还有一席酒在这里,等我抵面和他説又好説些。”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杜少卿 写説帖,请这两人来陪表兄。”
《痛史》第二回:“巫忠 点了点头。 似道 便走到里面套间里,写了一个説帖,叫家人送去太医院。”

⒉  条陈、建议书一类的文书。

《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拿白摺子写了説帖,派管家当堂呈递。”
《老残游记》第三回:“至於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説帖呈出览了。”
《光明日报》1979.1.27:“不过 李时珍 连续给皇帝上了两次‘说帖’(群众来信),都被太医院扣压了,好像石沉大海,消息全无。”

⒊  外交照会。

清 林则徐 《会谕义律分别准驳事宜》:“本大臣、本部堂查閲此次説帖,尚不及前次之明白。”
夏衍 《懒寻旧梦录》二:“中国 代表在 巴黎 和会上提出了关于 山东 问题的说帖。”

⒋  告示;启事。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在电线柱子和墙壁上,夏天常有劝人勿吃天然冰的警告,春天就是告诫父母,快给儿女去种牛痘的说帖,上面还画着一个穿红衫的小孩子。”

【说帖】的国语辞典

⒈  条陈意见及办法的书简。

《老残游记·第三回》:「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说帖呈览,何如?」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