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襞方怎么读 襞方的意思

  • fānɡ

基本解释

汉字:襞方

拼音: bì fānɡ  

繁体:[襞方]

注音: ㄅ一ˋ ㄈㄤ 

五笔:nkue yy

相关词语: 灌襞 摇襞 襞幅 襞绩 襞襀 襞笺 卷襞 弊方 方领 地方时 断方 方向盘 边方 方来 斗方名士 大政方针 方以类聚 方域 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 大方无隅 七方

单字解释: "襞"字的详细解释 "方"字的详细解释

【襞方】的意思详解

⒈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襞方】的引证解释

⒈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於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端午綵索》:“裁色繒为方片,各案四色位而安之於衣,而黄繒居四色繒之中,以此缀诸衣上,以表蚕工之成,故名襞方。襞者,积而会之也;方者,各案其方以其色配之也。今人用綵线繫臂益文也。”
乌丙安 《民俗学丛话·<五彩丝·粽子·龙舟>》:“至于彩丝缠折方,正是《荆楚岁时记》所说:‘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