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包怎么读 草包的意思

  • cǎo
  • bāo

基本解释

汉字:草包

拼音: cǎo bāo  

繁体:[草包]

词性:名词

注音: ㄘㄠˇ ㄅㄠ 

五笔:ajj qn

近义词:熊包软蛋

反义词:人才精英

相关词语: 糜草 靡草 灸草 茭草 芳草鲜美 积草 荐草 浣草 蒲草毛窝 横草 鸭跖草 朱草 蟆衣草 虱建草 草字 卷包 包苴 包橘 急救包 包荒匿瑕 包庇 包虎 无所不包 裹包 胆大包天 包贯 兼包并容 二包 包工 包贡

单字解释: "草"字的详细解释 "包"字的详细解释

【草包】的意思详解

⒈  类似麻包大小的草制袋子。

straw bag; straw sack;

⒉  装满草的包。比喻无能之辈。

good-for-nothing; blockhead; idiot;

【草包】的引证解释

⒈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说话行动莽撞粗鲁的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魏公徐鹏举》:“其为守备时,值振武营兵变,为乱卒呼为草包,狼狈而走。”
清 李渔 《意中缘·返棹》:“草包饭包,忽然荣耀,时高运高,説来堪笑。”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可是, 洪承畴 和 孙传庭 不是草包,咱们能想到的他们也会想到。”

⒉  用草等编成的包袋。

【草包】的国语辞典

⒈  装著杂草的袋子。讥笑没有学识能力的人。

如:「他是个大草包。你怎么跟他解释,他都不会懂。」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