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耳珰怎么读 耳珰的意思

  • ěr
  • dānɡ

基本解释

汉字:耳珰

拼音: ěr dānɡ  

繁体:[耳璫]

注音: ㄦˇ ㄉㄤ 

五笔:bgh givg

相关词语: 交头接耳 耳耳 耳珠 聂耳 耳伴 偷耳 头耳 世耳 竦耳 耳提面命 耳属 驻耳 如雷贯耳 开耳 葈耳 金琅珰 软琅珰 瑶珰 佩珰 贵珰 逆珰 玉珰 文珰 税珰 巨珰 鸣珰 中珰 权珰 响珰珰 内珰

单字解释: "耳"字的详细解释 "珰"字的详细解释

【耳珰】的意思详解

⒈  妇女的耳饰。

⒉  卷耳、苍耳子的别名。

【耳珰】的引证解释

⒈  妇女的耳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珥,耳璫垂珠也。”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衙官坐位刀离面,九姓行哀截耳璫。”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女饰》:“耳饰在妇人,大曰环,小曰耳塞;在女曰坠,古之所谓耳璫也。”

⒉  卷耳、苍耳子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枲耳》。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卷耳……叶清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妇人耳中璫,今或谓之耳璫草。”
《诗·周南·卷耳》 唐 孔颖达 疏:“卷耳草,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中璫,今或谓之耳璫。”

【耳珰】的国语辞典

⒈  耳朵上的饰物。也作「明珰」、「珥珰」。

《续汉书志·第三〇·舆服志下》:「簪珥。珥,耳珰垂珠也。」

⒉  卷耳的别名。参见「卷耳」条。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