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粽子怎么读 粽子的意思

  • zònɡ
  • zi

基本解释

汉字:粽子

拼音: zònɡ zi  

繁体:[粽子]

词性:名词

注音: ㄗㄨㄥˋ ㄗˇ 

五笔:opfi bb

相关词语: 粽粑 粽心草 粽熬将军 角粽 解粽 益智粽 鬼目粽 黍粽 嫡长子 别子 银子 女子子 任子 子人 子民 才子 子真 子墙 子钱 斧子 子服 子父 子妇

单字解释: "粽"字的详细解释 "子"字的详细解释

【粽子】的意思详解

⒈  一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食品,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粽子为端午节食品。又叫“角黍”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粽子】的引证解释

⒈  一种用竹叶或苇叶等裹米,扎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食品。相传 屈原 投 汨罗江 后, 楚 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粽子为端午节食品。

《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绍兴 十一年间, 高宗皇帝 母舅 吴七郡王,时遇五月初四日,府中裹粽子。”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她的 北平 变了样子:过端阳节没有樱桃,桑葚与粽子!”

【粽子】的国语辞典

⒈  我国民间端午节应节的食品。以竹叶或芦叶包裹糯米而成。有各式口味,如肉粽、碱粽、豆沙粽等。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