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祠祀
拼音: cí sì
繁体:[祠祀]
注音: ㄘˊ ㄙˋ
五笔:pynk pynn
相关词语:
碧霞元君祠
祠器
祠兵
祠部
祠城
祠祷
祠典
祠宫
祠馆
祠监
祠荐
祠醮
祠厘
祠廪
稷祠
家祀
礼祀
命祀
奕祀
望祀
大祀
祀天
淫祀
祀灶
馨祀
先祀
崇祀
奉祀
从祀
庙祀
单字解释:
"祠"字的详细解释
"祀"字的详细解释
【祠祀】的引证解释
⒈ 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
引《史记·孝文本纪》:“﹝今崩﹞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
《新唐书·王缙传》:“初, 代宗 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
明 刘基 《再和倒用前韵》:“房帷瓜果纷祠祀,霄汉云霓隔晦冥。”
刘师培 《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古代祠祀之官,惟祝及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