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匦使怎么读 理匦使的意思

  • ɡuǐ
  • shǐ 使

基本解释

汉字:理匦使

拼音: lǐ ɡuǐ shǐ  

繁体:[理匭使]

注音: ㄌ一ˇ ㄍㄨㄟˇ ㄕˇ 

五笔:gj alv wgk

相关词语: 地理师 违天悖理 理值 综合治理 理乐 安理会 归理 打理 词穷理屈 没作理会处 输理 横蛮无理 药理 认死理 理准

单字解释: "理"字的详细解释 "匦"字的详细解释 "使"字的详细解释

【理匦使】的意思详解

⒈  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理匦使】的引证解释

⒈  唐 代于 垂拱 二年(一说 垂拱 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后 垂拱 二年﹞以諫议大夫、补闕、拾遗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匭使…… 宝应 元年,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匭,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匭使。参见“匭院”。

建中 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匭使,諫议大夫一人为知匭使。”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