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格怎么读 正格的意思

  • zhènɡ
  • ɡé

基本解释

汉字:正格

拼音: zhènɡ ɡé  

繁体:[正格]

注音: ㄓㄥˋ ㄍㄜˊ 

五笔:ghd stk

反义词:偏格变格

相关词语: 正极 正集 正籍 正己 正脊 正计 正祭 正徒 正涂 正途 正土 正题 正书 正术 正数 格碍 格班 格保 格笔 格布 格尺 格敕 格除 格档 格得 格的 格登 格敌 格调 真格

单字解释: "正"字的详细解释 "格"字的详细解释

【正格】的意思详解

⒈  格律诗常用的格式。与偏格相对。如五言诗第二字仄入、七言诗第二字平入,谓之正格;反之,则谓之偏格。

【正格】的引证解释

⒈  格律诗常用的格式。与偏格相对。如五言诗第二字仄入、七言诗第二字平入,谓之正格;反之,则谓之偏格。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诗第二字侧入,谓之正格,如‘凤歷轩辕纪,龙飞四十春’之类;第二字平入,谓之偏格,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类。

唐 名贤辈诗多用正格,如 杜甫 律诗,用偏格者十无一二。”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许用晦 释 清 塞皆以‘甲子’、‘庚申’为的对,予病其粗直,且非正格。”

【正格】的国语辞典

⒈  格律诗常用的格式,相对于偏格而言。如近体五言诗第二字必仄起、七言诗第二字必平起即称为「正格」。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