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栲栳怎么读 栲栳的意思

  • kǎo
  • lǎo

基本解释

汉字:栲栳

拼音: kǎo lǎo  

繁体:[栲栳]

注音: ㄎㄠˇ ㄌㄠˇ 

五笔:sftn sftx

相关词语: 栲讯 柳笼栲栳 栲栳圈 栲胶 讯栲 栲楚 栲折 栲栲儿 柳笼栲栳 栲栳圈

单字解释: "栲"字的详细解释 "栳"字的详细解释

【栲栳】的意思详解

⒈  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

只见那小猴子挽着个柳笼栲栳在手里,籴米归来。——《水浒传》
栲栳圈:像笆斗那样的圆圈。

wicker basket;

【栲栳】的引证解释

⒈  用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亦称笆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量饭著盆中或栲栳中,然后写饭著瓮中。”
唐 卢延让 《樊川寒食》诗之二:“五陵 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一夜,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浮於海中。”
茅盾 《陌生人》:“甚至卖糖食的 三麻子 也用栲栳盛着那盐一样的宝贝粉摆在店门前。”

【栲栳】的国语辞典

⒈  竹制或柳条制的盛物器。也作「巴斗」、「笆斗」。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被他赶著,一鞭打在脑后,猛然惊觉。自此疮越加大了,头胀如栲栳。」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