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忠谠
拼音: zhōnɡ dǎnɡ
繁体:[忠讜]
注音: ㄓㄨㄥ ㄉㄤˇ
五笔:khn yip
相关词语:
忠德
忠笃
忠敦
忠谔
忠方
忠放
忠愤
忠公
忠心耿耿
忠臣孝子
昭忠
忠义
张献忠
忠孝
魏忠贤
谠直
谠正
谠人
谠词
谠辞
谠论
谠言
谠规
谠理
谠臣
谠谋
谠切
谠议
谠论侃侃
谠论危言
单字解释:
"忠"字的详细解释
"谠"字的详细解释
【忠谠】的引证解释
⒈ 忠诚正直。
引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朗碑》:“规诲之策,日諫於庭,忠讜著烈,令闻流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行幸》:“隋氏 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讜之言,臣则苟欲自全。”
明 何景明 《宁母朱太夫人状》:“昔 滂 有母,澄清之志行; 軾 有母,忠讜之节立。”
《花月痕》第四六回:“次日,内阁传旨,御史 梅山,忠讜可嘉,著赏人参二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