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得意忘言怎么读 得意忘言的意思

wànɡyán

基本解释

汉字:得意忘言

拼音: dé yì wànɡ yán  

繁体:[得意忘言]

词性:成语

注音: ㄉㄜˊ 一ˋ ㄨㄤˋ 一ㄢˊ 

五笔:tj ujn ynnu yyy

近义词:心照不宣

反义词:格格不入

相关词语: 过不得 一索得男 毫无所得 优游自得 小人得志 时者难得而易失 鹍鹏得志 不得不尔 怨不得 得君行道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一得之见 不得人心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说得起 礼轻人意重 意说 意惹情牵 情意绵绵 徒乱人意 双心一意 讫情尽意 意气洋洋 红情緑意 意言 恶意中伤 故意杀人 三致意 意筭 意算

单字解释: "得"字的详细解释 "意"字的详细解释 "忘"字的详细解释 "言"字的详细解释

【得意忘言】的意思详解

⒈  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⒉  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得意忘言】的引证解释

⒈  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

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 上林苑 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⒉  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的国语辞典

⒈  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