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准怎么读 平准的意思

  • pínɡ
  • zhǔn

基本解释

汉字:平准

拼音: pínɡ zhǔn  

繁体:[平准]

注音: ㄆ一ㄥˊ ㄓㄨㄣˇ 

五笔:guf uwyg

相关词语: 生平 犂平 东平 隆平 大平 均平 平人 平凡 平治 平整 河平 平章 阳平 平议 高平 权准 帽准 许准 指准 水准 斡准 应准 无凭准 准平 一准 议准 标准大气压 准折 准行 凭准

单字解释: "平"字的详细解释 "准"字的详细解释

【平准】的意思详解

⒈  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⒉  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⒊  平稳;公平;平衡。

⒋  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平准】的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史记·平準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⒉  汉 承 秦 制,大司农属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⒊  平稳;公平;平衡。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两边检点,柱脚若不平準的,便把来垫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永年》:“念汝贸贩平準,赐予一子。”
李大钊 《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一八三〇年以前,中外贸易的平准,还是 中国 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

⒋  清 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梁启超 《新史学·史学的界说》:“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準学也(即 日 人所谓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係。”

【平准】的国语辞典

⒈  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⒉  职官名。汉武帝时设置掌管物价平准事宜的官员。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