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平余怎么读 平余的意思

  • pínɡ

基本解释

汉字:平余

拼音: pínɡ yú  

繁体:[平餘]

注音: ㄆ一ㄥˊ ㄩˊ 

五笔:guf wgs

相关词语: 平愉 平狱 平裕 男女平权 讥平 平面角 平业 平夜 平底足 扁平足 钱平 平心而论 平信 常平法 平志 余渖 余句 唾余 流风余韵 余运 余藴 多余的人 余音袅袅 余孽 余祚 余胙 游刃有余 余脉 弃余 余丑

单字解释: "平"字的详细解释 "余"字的详细解释

【平余】的意思详解

⒈  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平余】的引证解释

⒈  清 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 清 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 乾隆 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 乾隆 二年, 四川省 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条鞭法,名为永不加赋,而耗羡、平餘,犹在正供之外。”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