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常遇春
拼音: chánɡ yù chūn
繁体:[常遇春(1330-1369)]
注音: ㄔㄤˊ ㄩˋ ㄔㄨㄣ
五笔:ipk jm dwj (1330-1369)
相关词语:
常违
安常履顺
典常
年常
随常
平平常常
常班
秉常
反覆无常
反复不常
翻复无常
一反常态
常阴
常音
常则是
见遇
外遇
顾遇
过遇
亲遇
节遇
将遇良材
不期而遇
遇目
宗遇
邂逅相遇
萍水相遇
百年难遇
遇乱
遇时
单字解释:
"常"字的详细解释
"遇"字的详细解释
"春"字的详细解释
【常遇春】的意思详解
⒈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常遇春】的国语辞典
⒈ 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怀远人。貌奇伟,善射,有勇力。辅佐明太祖转战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师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将军,擢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赠中书右丞相。封鄂国公、开平王。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