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关怎么读 工关的意思

  • ɡōnɡ
  • ɡuān

基本解释

汉字:工关

拼音: ɡōnɡ ɡuān  

繁体:[工關]

注音: ㄍㄨㄥ ㄍㄨㄢ 

五笔:a udu

相关词语: 工官 工业用拖拉机 工员 朋工 实物工资 死工夫 人工选择 工力悉敌 武工队 中国工人 工夫茶 工商业者 工丽 通商惠工 希望工程 公关 封关 裙带关系 关垂 长关 秦关 关灸 关东军 榷关 关票 关文 关陆 语关关 攻关 关陇

单字解释: "工"字的详细解释 "关"字的详细解释

【工关】的意思详解

⒈  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唐德宗时开始。明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七年(1471年)设芜湖、荆州、杭州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初沿明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工关】的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 唐德宗 时开始。 明 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 成化 七年(1471年)设 芜湖、荆州、杭州 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 清 初沿 明 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工关】的国语辞典

⒈  一种清代税制。是针对竹木所课的税。设专关,兼榷船货,由工部掌理,称为「工关」,后统改为常关。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