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中宰相怎么读 山中宰相的意思

shānzhōnɡzǎixiànɡ

基本解释

汉字:山中宰相

拼音: shān zhōnɡ zǎi xiànɡ  

繁体:[山中宰相]

词性:成语

注音: ㄕㄢ ㄓㄨㄥ ㄗㄞˇ ㄒ一ㄤˋ 

五笔:mmm k puj sh

相关词语: 临水登山 山陇 重山 普陀山 楚山 山峯 藏之名山 青山緑水 落山 开山始祖 驱山 博山炉 山翁 大别山 九子山 中荒 中路梆子 中丘 二中 兕中 凭中 中卖 中吃 中次 十发十中 中杀 月中桂 张治中 中变 中度

单字解释: "山"字的详细解释 "中"字的详细解释 "宰"字的详细解释 "相"字的详细解释

【山中宰相】的意思详解

⒈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山中宰相】的引证解释

⒈  南朝 梁 陶弘景 隐居于 句容句曲山 (即 茅山,在 江苏省 西南部)。 梁武帝 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唐 徐夤 《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 陶弘景,谷口耕夫 郑子真。”
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宋史·隐逸传中·邓考甫》:“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冒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於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清 吴翊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江 左文章分史局,山中宰相起经楼。”
亦省称“山相”。 唐 郑谷 《蔡处士》诗:“旨趣 陶山相,诗篇 沉隐侯。”

【山中宰相】的国语辞典

⒈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

《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