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子口税怎么读 子口税的意思

  • kǒu
  • shuì

基本解释

汉字:子口税

拼音: zǐ kǒu shuì  

繁体:[子口稅]

注音: ㄗˇ ㄎㄡˇ ㄕㄨㄟˋ 

五笔:bb kkkk tuk

相关词语: 上清童子 酵子 熊瞎子 软刀子 槟子 出份子 走子 驺子 金铃子 木马子 木患子 毛栗子 贺梅子 狸猫换太子 花舌子 口筭 口算 掩口葫芦 授人口实 弄口鸣舌 口轻舌薄 削口 异口同音 惟口起羞 讨口 刺口 目怔口呆 倒口子 口角流涎 唇干口燥

单字解释: "子"字的详细解释 "口"字的详细解释 "税"字的详细解释

【子口税】的意思详解

⒈  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

【子口税】的引证解释

⒈  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 《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准报子口税,必报釐捐……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